1.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我們當地有句俗話-----遠送不如近買。意思是說,人家送給你,如果路程太遠的話,運輸不便,還不如就近花錢購買。各個湖羊養殖場要結合當地農業和工業生產的特點來組織湖羊飼料。比如某地羊場的周邊有很多稻草,還有制藥廠及黃酒廠,那么該羊場就可以用稻草做羊的粗飼料,藥廠的中藥渣和豆制品廠的豆腐渣及酒廠的酒糟做為補充飼料。這樣就解決了羊的基礎飼料。就地取材要掌握“多,快,好,省”。多,就是飼料來源要廣,量要多,太少沒有意義;快,運輸要方便快捷,如果道理不便,人挑肩扛的話人力太貴,運輸成本就增加;好,飼料的品質要好,不能有霉變受潮發熱,要限度的保持飼料的原有品質;省,在品質相當的情況下,選用價格低廉的飼料品種,各地要根據本地飼料資源做到生態養殖適度規模。
2.以防為主。
湖羊的大多數疾病都是因為飼料搭配不和理造成的。飼料選擇時既要注意湖羊的營養要求,也要照顧湖羊營養及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平衡,盡可能的避免造成木桶短板效應。比如說湖羊常年舍飼圈養容易造成鈣缺乏,在飼料搭配的時候就要適量添加鈣。再比如冬天青綠飼料較少,從而造成湖羊不能很好的補充維生素,那么就要人為的給飼料添加維生素制劑。防是根本,治只是表象。治的時候已經晚了,往往已經造成損失,就好比消防工作,火燒起來了去救火已經來不及了。再有一個問題就是飼料選擇時,不能喂霉變‘堆場受熱的飼料,以防羊中毒,青料飼料,尤其要注意水分。如果水分太大,就要適當涼曬,降低水分,以防羊跑肚拉稀,羊的膘情就會降。
3.葷素搭配,粗細結合。
這里講的葷,指的羊飼料中價格較高,營養較豐富的一類飼料,比如豆粨,玉米,大豆等精料。素,指的是各種各樣的青綠飼料和價格低廉的各種粗纖維飼料。湖羊的日糧中葷菜的比例適中,素的比例可以高一些,湖羊的雜食性強,耐粗飼,我們就要利用好湖羊的這個優點。湖羊的日糧組合我認為是越雜越好,重點突出一個‘雜’字。就好比我們人,吃五谷雜糧,吃各種菜肴,各種營養都有攝入,人就身體健康,湖羊也是這個道理。這里有必要做一個說明,這里講的粗和細不僅僅指精飼料和粗飼料。同時也要闡明一個道理-----就是湖羊飼料部是加工的越精細越好,而是能粗則粗,太精細了反而不利于羊的反 ,而且太過精細了之后,飼料停留在消化道的時間縮短,不利于營養的充分吸收。
4.四季有別,冬夏區分。
湖羊是終年飼養的,它的活動范圍很小,養殖密度大,形成了湖羊怕熱不怕冷的習性。南方地區到夏天氣溫高而且濕度大,蚊子,蒼蠅滋生,這個時候的羊不長膘,每年到中秋節后,南方氣溫漸漸降低,蚊蠅基本沒有了,這個時候羊易上膘。就全年來講,湖羊的飼料因各個季節不同而區別對待。如冬天天氣溫低,就要給羊增加能量飼料來低衡嚴寒,而是到了夏季,蚊蠅飛舞的,羊主要給足青綠飼料,讓羊處于肥而不掉架的形態就可以。而是到了秋季,氣溫降低,蚊蠅絕跡,為了冬季上市屠宰,這個時候就要增加蛋白與能量飼料,給育肥羊短期催肥,利于冬季上市,提高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