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237.1-2008 鋁合金建筑型材 第1部分:基材
標準編號:GB 5237.1-2008
分享到: 1
中文標準名稱:鋁合金建筑型材 第1部分:基材
英文標準名稱:Wrought aluminium alloy extruded profiles for architecture - Part 1: Mill finish profiles
首次發(fā)布日期:1985-07-22
標準狀態(tài):現行
強制與推薦:強制性標準
代替標準號:GB 5237.1-2004
被代替標準號:GB 5237.1-2004
采用國際標準編號:GB/T 16865;GB/T 17432;GB/T 20975(所有部分);GB/T 228-2002;GB/T 3190;GB/T 3199;GB/T 4340.1;YS/T 420;YS/T 436;YS/T 67
采用國際標準:無
語言:簡體中文版,英文版
發(fā)布日期:2008-08-28
實施日期:2009-09-01
標準類型:產品
標準類別:國家標準GB
中國標準文獻分類法(中標分類CCS):冶金 >> 有色金屬及其合金產品 >> 輕金屬及其合金
國際標準分類法(ICS):冶金 >> 有色金屬產品 >> 鋁產品
標準頁數:20頁
主管部門:610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協(xié)會
歸口單位:469-243 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起草單位:廣東堅美鋁型材廠有限公司、福建省南平鋁業(yè)有限公司、福建省閩發(fā)鋁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標準計量質量研究所、廣東興發(fā)鋁業(yè)有限公司
起草人:張紹綱、張欣、張建平、趙躍進、陳向陽、王書曉、曹衛(wèi)東、李繼平、劉劍平、殷紅斌、嚴峰、冉令華、劉太杰
標準前言:本部分第4.3條、第4.4.1.1.2條是強制性的,表3中公稱壁厚為≤1.50犿犿的型材壁厚偏差要求和第4.5條的拉伸性能要求是強制性的,其余內容是推薦性的。
GB5237《鋁合金建筑型材》分為六部分:
---第1部分:基材
---第2部分:陽極氧化型材
---第3部分:電泳涂漆型材
---第4部分:粉末噴涂型材
---第5部分:氟碳漆噴涂型材
---第6部分:隔熱型材
本部分為GB5237的第1部分。本部分主要作為GB5237.2、GB5237.3、GB5237.4、GB5237.5、GB5237.6的基材標準。
本部分代替GB5237.1-2004《鋁合金建筑型材 第1部分:基材》。
本部分是參考歐盟EN 755.2-1997《鋁及鋁合金擠壓棒、管、型 第2 部分:力學性能》、EN12020.2-2001《6060 及6063 鋁及鋁合金精密型材 第2 部分:尺寸及外形允許偏差》和日本JISH4100-1999《鋁及鋁合金擠壓型材》以及美國ANSIH35.2-2006《鋁加工產品的尺寸偏差》進行修訂的。
本部分與GB5237.1-2004的主要技術差異如下:
---增加了6005、6060、6463、6463A 合金,并增加了6005-T5、6005-T6、6060-T5、6060-T6、6463-T5、6463-T6、6463A-T5和6463A-T6的力學性能要求,同時規(guī)定了斷后伸長率犃和犃50MM的性能值;
---增加了外接圓的定義;
---標記中將產品名稱改為基材;
---規(guī)定了除壓條、壓蓋、扣板等需要彈性裝配的型材之外,型材最小公稱壁厚應不小于1.20MM;
---對尺寸允許偏差值進行了比較大的修改。設計單位和使用單位使用本部分訂購建筑門、窗型材時,應根據其門、窗所在地建筑技術需要和技術規(guī)范,正確選擇型材壁厚尺寸。
本部分未包括的鋁及鋁合金型材,可執(zhí)行GB/T6892-2006《一般工業(yè)用鋁及鋁合金擠壓型材》。
本部分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協(xié)會提出。
本部分由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單位:廣東堅美鋁型材廠有限公司、福建省南平鋁業(yè)有限公司、福建省閩發(fā)鋁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標準計量質量研究所、廣東興發(fā)鋁業(yè)有限公司。
本部分參加起草單位:國家有色金屬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華南有色金屬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四川廣漢三星鋁業(yè)有限公司、上海浙東建材有限公司、廣亞鋁業(yè)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盧繼延、范順科、戴悅星、朱玉華、何則濟、黃長遠、陳文泗、何耀祖、張中興。
本部分所取代標準的歷次版本發(fā)布情況為:
---GB/T5237-1985、GB/T5237-1993(未經表面處理的型材部分)、GB/T 5237.1-2000、GB5237.1-2004。
廣東省科學院工業(yè)分析檢測中心是我國從事金屬材料、冶金產品、化工產品、再生資源質量檢測、歐盟環(huán)保(RoHS)指令的有害物質檢測、金屬材料綜合利用檢測與咨詢、評價以及分析測試技術研究的機構。
中心始建于1971 年,先后隸屬于廣州有色金屬研究院、廣東省工業(yè)技術研究院(廣州有色金屬研究院),2015年12月經廣東省機構編制委員會批準成為廣東省科學院屬下的獨立二級事業(yè)單位法人,屬于公益二類事業(yè)單位。
優(yōu)勢研究領域
1、化學分析
礦物、金屬材料、冶金產品、礦產品、化工產品、再生資源等無機材料成分檢測。
2、微觀性能分析
金屬材料的顯微組織結構研究和相結構分析。除鋼鐵外,對鈦合金,鋁、鎂合金等的有色金屬材料的金相組織檢測判定具有豐富的經驗。利用透射電鏡、掃描電鏡、電子探針和X射線衍射大型儀器對材料的顯微組織結構進行分析研究。
3、物理性能分析
針對金屬材料的物理特性,包括各種力學、硬度、彎曲試驗、扭轉試驗、剪切強度、杯突試驗、彈性模量、擴口試驗、壓扁試驗、電阻率、差熱分析、密度測試等。
4、失效分析及壽命評估
1)材料和構件的失效分析與研究;
2)材料和構件的無損檢測技術研究;
3)材料和產品相關的安全壽命評估。
5、標準的修制定和技術咨詢培訓
參與了大量的國家、行業(yè)、地方和聯(lián)盟標準制修訂工作,涉及行業(yè)包括有色金屬、電工合金、微束分析、珠寶檢測和海洋船舶等領域,每年制修訂標準30多項。在技術開發(fā)、工藝研究、實驗室管理、科研項目申報及實施等方面給企業(yè)提供咨詢和培訓。
所屬平臺
國家礦物及再生金屬材料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
中國有色金屬華南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
廣東省金屬材料綜合利用檢測與評價中心
廣東省質量監(jiān)督有色金屬產品檢驗站
廣東省工業(yè)分析檢測中心
中心主任
唐維學
教授級工程師
唐維學,男,1968年6月1日出生于湖南省耒陽市。1993 年畢業(yè)于中南工業(yè)大學工業(yè)分析,教授級工程師。1993年-1999年廣州有色金屬研究院分析測試中心工作,1999年-2003年12月?lián)螐V州有色金屬研究院分析測試中心副主任,2003年12月-2016年3月?lián)螐V州有色金屬研究院分析測試中心主任,2016年4月?lián)螐V東省工業(yè)分析檢測中心主任。長期從事材料檢測、鋁加工廢水處理技術研究鋁加工過程污泥的鑒 別和綜合利用研究、實驗室管理工作。主持國家科技部公益能力建設項目《從鋁型材廢渣生產人造冰晶石利用研究》和廣東省科技廳項目《廣東鋁型材工業(yè)廢水處理技術研究》《鋁加工業(yè)節(jié)能降耗及三廢資源化關鍵技術開發(fā)與產業(yè)化》《廣東省工業(yè)固體廢棄物危險特性鑒別技術研究與應用》等項目20余項。
現為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理化檢驗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理化檢驗分會第八屆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金屬學會理化檢驗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廣東省分析測試協(xié)會理事,全國工業(yè)產品生產許可證國家注冊審查員,計量認證評審員,多次參加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評審。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聘為主任評審員。
獲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項,廣州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科技進步獎-等獎1項,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科技進步獎二等獎6項,三等獎5項,廣東省經貿委新產品三等獎1項,廣州有色金屬研究院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三等獎1項。主持省部級科研項目20余項,公開發(fā)表論文20余篇,主持和參與編寫專著5部,主持和參與制(修)訂國家、行業(yè)和地方標準20余項。發(fā)明專利4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