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餅的比拼早已不局限于口味層面,各大品牌發力包裝材質、設計創意、潮流元素等多個方面。除了傳統月餅消費商,越來越多企業經過跨界聯名分羹月餅市場。盒馬工坊推出“冷鍋串串現烤月餅”;螺螄粉品牌螺霸王推出螺螄粉月餅;杏花樓則與雀巢聯名,推出植物肉五仁月餅。
月餅銷售窗口期短,前后缺乏兩個月,卻成為局部餐飲食品企業的營收主力。財報數據顯現,2020年,廣州酒家(603043.SH)的月餅系列產品完成營收約13.78億元,同比增加27.54%,占公司總營收的42.39%,月餅產品毛利率高達58.37%。
中秋節是重要的傳統節日。迎來送往之間,月餅社交屬性日益凸顯,月餅券由此降生。它先后經過消費商、經銷商,流向市場,兜兜轉轉之后,常常最終流入黃牛之手。之后,月餅消費商們又從黃牛手中回收月餅券,繼續下一個輪回。
倒賣之間,貌似一切參與者都成為贏家,月餅經濟學就此成型。
相比粽子、年糕等節慶食品,月餅利潤率更高。東吳證券研報顯現,月餅直接資料費用率約為30%。其中,原資料費用率約為15%,月餅頭部企業經過范圍化消費完成較好的本錢平滑和毛利控制。
*ST麥趣(002719.SZ)在2021年半年報中稱,公司采用階段性的集中消費形式。月餅每年的消費周期約為45-60天,主要集中在中秋節前1-2個月。公司依據當年銷售狀況,分離銷售方案和經銷商訂單,布置下一年度消費方案。在消費周期啟動后,依據銷售部門的后續訂單數量的增加,消費部門會調整消費方案并完成排產和前期準備工作。
財報數據報顯現,2020年,*ST麥趣的“節日食品”類營收為7048.2萬元,同比減少7.93%,毛利率達53.16%,同樣是毛利率的產品。
元祖股份(603886.SH)則在2020年年報中表示,中秋月餅由于其產品單價較高及銷量較大,招致占銷售收入比重較大,因而大局部烘焙企業下半年收入表現較上半年更佳。
含有月餅、粽子在內的中西糕點禮盒是元祖股份最重要的產品。2020年,元祖股份的中西糕點禮盒完成營收13.88億元,同比增長3.24%,毛利率達55.96%。
桃李面包(603866.SH)2020年月餅銷售收入為1.18億元,同比增長11.19%。桃李面包還方案繼續穩步開展月餅等傳統節日產品,進一步豐厚產品線。
月餅上游產業鏈較短,消費本錢較低,技術門檻不搞,難免惹起其他餐飲“眼紅”。
全聚德(002186.SZ)2020年年報顯現,中秋節期間,全聚德共推出30余款禮盒,60余種口味的月餅,一半以上為創新產品,銷售同比增長22.13%。
月餅市場的整體范圍仍在不時擴展。艾媒咨詢的數據顯現,2020年,中國月餅市場銷售范圍已超200億元,而隨同疫情防控常態化、國民走親訪友的需求將繼續復蘇,估計2021年中國月餅銷售范圍將達218億元。
隨之而來的是,市場份額向頭部市場集中,大量中小企業出清。
天眼查數據顯現,目前我國在業、存續的“月餅”相關企業共計2.3萬家。2020年,月餅企業注冊數為2522家,同比下跌11.5%。今年前8月的注冊量為783家,同比下跌51.3%。
“雖然人們的月餅預算在上漲,但消費觀卻在逐步回歸理性與。”9月18日,艾媒咨詢CEO兼首席剖析師張毅在承受時期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行業快速開展的同時,市場消費也呈現出新的特性。2021年,國內月餅消費自吃需求增加、送禮需求相對降低。質量將成為月餅品牌持續開展的立足之本。
每年,大量的月餅原封不動地在禮品市場活動。一朝一夕,一個奇特的“月餅券”期貨市場構成。月餅經濟呈現越來越明顯的金消融特征。
某月餅廠家印制票面價錢100元的月餅券,以65元/張的價錢賣給經銷商,經銷商以80元的價錢賣給消費者A。A將月餅券送給消費者B后,B又以40元的價錢賣給黃牛,廠商再以50元/張的價錢向黃牛收買。
如此一來,月餅券流轉構成完好利益鏈,“可兌換月餅”的票券在不時流通。時期周報記者在二手買賣平臺閑魚發現,哈根達斯出品的“小巧心意”月餅,原價288原,月餅券僅售177元;杏花樓原價268元的“椰皇流心”,對應月餅券售價只要179.5元。
每逢中秋節臨近,大量黃牛蹲守在月餅提貨點,收買和售賣月餅提貨券。售價668元的哈根達斯“彩云追月”月餅券在提貨現場被黃牛以4折,即267元的價錢回收,再以原價的7折轉手別人。一筆買賣的利潤即可達200元。
“紙月餅”“紙大閘蟹”似乎讓參與者都成為贏家。消費廠家提早預測銷售數量,有效控制本錢,消費者以廉價價錢購置到月餅,但應用提早兌付的卡券消費同樣可能產生諸多亂象。
在二手平臺、電商平臺,有不少月餅“配送券”和“多選一券”買賣。這類月餅券和官方出售的月餅券面額相同,除了月餅券外,還配以大閘蟹、果蔬禮盒、拉桿箱、小家電等商品,消費者可任選其一兌換。賣家普遍聲稱,此類多選券具有商品選項多、兌換期限長等益處,團購價可比自提券做得更低。
但是,此類卡券多為“掛羊頭賣狗肉”。假如消費者想從中兌換月餅,常常會被告知沒貨,只能選擇其他商品,賣家就可從這些商品中獲取更多利潤。
據媒體報道,經銷商以6.5折價錢拿到此類“多選一券”后,再以7折價錢出賣給消費者,消費者假如選擇月餅,則僅賺取24.9元的利潤,若選擇兌換其他商品,最多可獲利249元,利差高達9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