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在疾病預防控制領域,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都是通過信息化手段在日常工作中加以應用以及廣泛深入的探索,加快疾控實驗室信息化建設進程,可以有效把控不同類型檢測任務中的每個節點,嚴防不同系統填報多次出現信息誤差、告別審批和決策效率受阻,沉淀有效的數據資源,盛元廣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測管理信息系統作為一項從源頭上防范衛生健康領域中的重大風險,為衛生監測、疾病防控檢測、突發應急、質量控制的信息共享提供技術規范。
疾控中心實驗室面臨的相關問題有:
一、管理銜接不緊密,導致在整個實驗室管理過程中執行人員存在偏差,導致工作效率低;
二、樣本的管理流程不完善,接收、流轉、貯存、處置等溯源困難;
三、數據溯源是科研成果的保證,數據銜接不及時導致信息差;
四、多部門協同進度條進展不一致亦或者重復性工作,報告出具慢;
五、各實驗室節點的情況不同步,環境*全防護監測不到位容易引發*全事故。
產品特性:
一、靈活搭載各種儀器設備滿足實驗室需求
二、符合實驗室各種規范
三、實現檢測流程閉環追溯
四、保證化驗分析數據的嚴格管理和控制
五、整合各檢測流程環節集中管理
本系統實現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測綜合管理需求:
人員管理:系統根據疾控中心要求確定管理人員、核查人員、操作人員和服務人員的職責、權限與相互關系,加強中心各級人員《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準則》和實驗室管理體系文件宣貫培訓,培訓考評方面在線上完成,操作人員必須熟悉儀器設備的功能、工作條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特殊設備操作人員需持證并經授權后才能上崗。實驗室的各項檢測方法、程序、目的和結果評價都需要由熟悉的人員對檢測關鍵環節進行監督。
文件管理
1、檢測文件
對已完成該任務相關的委托書、抽樣單、流轉卡、原始記錄、報告文件自動按照所屬年份,按照任務編號生成電子文檔存檔。
2、人員檔案
將人員信息相關培訓考試資質證書、按照人員姓名生成人員檔案。
3、其它
檢測流程管理:主要包括任務登記、任務下達、任務分配、檢測任務分配、樣品管理、樣品送檢、樣品簽收、樣品流轉、審核跟蹤、報告管理以及數據統計整套業務流程。
檢驗單位信息錄入:系統嚴格按照供應商、委托客戶等將實驗室設立單位的客戶分類詳細登記,機構也可自行填報和修正,在添加單位的管理欄錄入單位名稱、資質以及相關管理人員進入審核狀態,通過后系統中能通過輸入企業名稱進行查閱,系統不定時更新以及保存。
任務登記:支持樣品的單個登記和批量登記,納入臺賬管理。
負責人在系統中對檢測任務的下達和流轉,需對照委托方的“檢測委托單”或“檢測任務流轉單”上明確檢測要求以及完成時間,檢測人員登錄平臺即可在任務欄中看到檢測任務,選擇任務之后將正樣樣品掃碼出庫提交到分析室,核對樣品的名稱、編號、狀態以及數量等條目是否一致,經主任以及管理人員簽批后方可送樣檢測。
檢測任務分配:系統具備檢測任務分配管理功能,接收樣品的人員接收后再分發給負責檢測穩定性的人員,相關人員可以設置業務的參與人員和要求完成的時間。檢測人員登錄系統之后可以查看任務分配情況,也可以設置提醒功能(任務清單、審核進度、數據變更等)及時*注委托方的樣品處理要求。
樣品信息管理:實驗室管理人員從接收樣品并檢查、記錄樣品狀態和封樣標記完整性,對樣品通過RFID技術標識每個樣品的狀態,分類存放以及錄入到系統當中,嚴格執行樣品的領用和歸還手續在系統填報,共同檢查樣品的完好狀態,對需要留樣要求的樣品做好留樣手續備份,以確保檢測過程中的樣品追溯性。
樣品管理主要包含:
1、 樣品臺賬:樣品應逐份登記建帳, 做到帳、物相符, 按照檢驗檢測機構的樣品編號規則對樣品進行編號,對樣品的接收、驗收、標識、制備、保存、傳遞、檢驗、進出庫等詳細記錄;
2、 樣品流轉:有關檢測人員憑“檢測樣品流轉單”到樣品庫登記領取樣品,支持批量生成流轉單;
3、 樣品歸還:實驗人員每次領取或歸還稱重時電子天平都將數據實時寫入系統,系統利用二維碼/條形碼識別技術實現了危化品智能掃碼領用與歸還 ;
4、 樣品處置:由樣品管理員在系統填寫“過期樣品清理審批單”, 報技術負責人批準后實施,需完整記錄整個處置過程;
5、 留樣管理:留樣應按照規定數量、品種執行,以備復檢、仲裁用;稱樣完畢,對于貴重樣品、仲裁檢驗的樣品和需返還用戶的樣品還應記錄返還樣品的重量;
6、 留樣領用:樣品出庫都有對應的RFID電子標簽,每次領用時將樣品只需要用掃碼即可完成領用任務,管理員核查確認后,系統就會自動生成一個詳細的領用記錄存儲在電子臺賬中;
7、 留樣歸還:對于已經掃碼領用的試劑耗材的歸還支持批量;
8、 留樣出庫:系統支持批量出庫處理。
進度管理:樣品在任務分配后每一個操作過程,都會掃碼,根據檢測任務分配,可實時看到樣品流轉進度。
數據可追溯:檢測數據留痕,檢測人員需要做到采樣時間、地點(經緯度)、檢驗方法,檢驗標準值,所有步驟提交到系統中且實現在線簽名,檢測數據記錄在數據庫中以備查詢,終端用戶就可以pc端或者是移動端瀏覽相應的分析數據和結果,非指定權限的用戶不得增、刪、改操作。
報告管理:在線接受委托到檢驗任務完成,結果信息錄入后,系統依據委托檢驗與抽樣檢驗的不同類別,整合檢驗結果數據與規定的模板自動生成檢驗報告,不同業務類型多種報告模板配置支持,報告生成后送達到審核負責人權限層級,待審核通過后進行報告的匯總及發放,支持質量管理人員在線打印,通過pc端或者是移動端查詢檢測進度以及電子化報告。
菌株管理:
菌株購買前需根據實驗室檢測需求制定采購計劃,經審批后,向認可的菌種保藏機構購買標準菌株。標準菌株到達實驗室后,實現菌種樣本利用RFID技術批量掃碼入庫,菌種管理人應檢查其名稱、數量以及每一支的完整性,同時將菌種的所有信息填寫記錄(包括菌種名稱、編號、數量、代數、來源、接收日期、接收人等)建立電子菌種臺賬。要建立菌種登記臺帳,詳細記錄菌種采集、保管、制備、使用、處置情況;菌種的存儲均由實驗室專人(雙人雙鎖)保存于專用冰箱或其它保存方式,對應每個庫位均生成二維碼對接專用打印機,樣本也同樣二維碼標識貼于樣本容器上,存儲位以及樣本出入庫發生變化時,系統實現自動更新以及盤點庫存信息,依據多級別的權限管理要求對實際物品數據查詢差值。超出自定義的有效期限的菌種樣本預警,如提出申請未及時取出超時系統將自動過期處理作廢,同時還可以提醒管理人員及時補充相關物料,*除管理隱患。
設備管理:
儀器設備:系統建立完整的儀器設備檔案,設備檔案由各實驗室指定專人負責保管,支持設備全生命周期查看運行狀態、使用狀態、以及檢定狀態。平臺批量支持日、周、月度點檢,校準應可溯源到國家或者國際測量基準。每臺儀器建立管理臺賬:包括購置淘汰記錄、檢定/校準/核查計劃和報告、儀器運行狀態、故障和維修記錄、使用和校準記錄等信息、調試驗收報告、運行狀況、性能變化,設置審查計劃自定義消息提醒,設備的啟用和運輸均需記錄核查信息,系統自動更新。
試劑耗材管理:系統多級操作權限和數據管理權限,數據可配置管理實現對耗材入庫、驗收、注銷、領用、統計等業務流程及實驗室耗材采購登記與經費智能管控。
依據耗材類型提交申購計劃,系統支持單項或者批量添加采購信息,多級操作權限和數據權限管理逐級進行采購審核返回審核意見(支持、駁回),在驗收入庫環節建立電子臺賬包含:采購,采購入庫,直接入庫,領用申請,審核,領用出庫,直接出庫,報損,歸還。系統定期自動盤點耗材的登記情況,低值耗材庫存預警消息可設置提醒,自定義報表生成,支持批量導出功能。
標準物質管理:在LIMS系統中建立管理臺帳,領用應履行規定的管理程序,實驗室操作人員在LIMS系統將應驗收并記錄標準物質名稱、標物編號、批次、包裝、標識、證書、特性量值、不確定度、有效期、購入日期、數量、生產商、要求的儲存環境、運輸環境(避免檢驗所需樣品在傳遞過程中變質或混淆)、驗收人、驗收日期、驗收結論等。
危化品管理:
1、危化品申購以及采購:經過各級部門匯總、多級審批后,選取合格的供應商采購驗收入庫,并建立危化品電子臺;
2、庫存管理:將危化品管理臺賬落實到入庫、領用、出庫、歸還、報損流程化覆蓋;
3、五雙管理制度實現危化品落實到雙人收發、雙人記帳、雙人雙鎖、雙人運輸、危廢管理;
4、統計分析:自定義統計字段對實驗室領用申請、領用申請審核、領用出庫、領用出庫審核、領用歸還、領用歸還審核、庫存管理、庫存盤點、庫存臺賬、危廢管理的統計。
統計分析:
1、將輸入到系統中的不同業務類型多種檢測數據結果按照自定義分類或者任意字段生成月度、季度、年度統計報表,同時支持導出Excel表及在線打印。
2、數據圖形化展示,可直觀的看到實驗室的各種數據;
3、統計內容系統支持自定義。
通過盛元廣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測管理信息系統,使得檢測過程能從業務部門開始登記、合同評審、委托協議、樣品接收、任務分配、樣品檢測、報告生成、審核、批準流程化覆蓋,實現了從接收檢測任務到出具檢測報告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保證了檢測工作的規范性,提升了檢測質量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