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為淀粉在堿性條件下與氯乙酸作用生成的淀粉羧甲基醚的鈉鹽。
【性狀】本品為白色或類白色粉末。
本品在乙醇中不溶。
【鑒別】(1)取本品適量,用液體石蠟裝片(通則2001),置顯微鏡下觀察。馬鈴薯淀粉特征為單粒,呈卵圓形或梨形,直徑在30~100μm,偶見超過100μm;或圓形,大小為10~35μm;偶見有2~4個淀粉粒組成的復合顆粒;呈卵圓形或梨形的顆粒,臍點偏心;呈圓形的顆粒,臍點無中心或略帶不規則臍點;在偏光顯微鏡下,十字交叉位于顆粒臍點處。玉米淀粉特征為單粒,呈多角形或類圓形,直徑在5~30μm;臍點中心性,呈圓點狀或星狀;層紋不明顯;在偏光顯微鏡下觀察,十字交叉位于顆粒臍點處。A、B、C型應符合馬鈴薯淀粉顯微特征,D型應符合玉米淀粉顯微特征。
(2)取本品約0.1g,加水5ml,搖勻,加碘試液1滴,即顯藍色。
(3)本品顯鈉鹽鑒別(1)的反應(通則0301)。
【含量測定】取本品1g,置錐形瓶中,加入80%乙醇20ml,攪拌,過濾;重復操作至濾液用硝酸銀試液檢查不含氯化物為止。取濾渣在105℃干燥至恒重,取約0.45g,精密稱定,置150ml錐形瓶中,加冰醋酸50ml,搖勻,沸水浴上加熱回流2小時,放冷,移至100ml燒杯中,錐形瓶用冰醋酸洗滌3次,每次5ml,洗液并入燒杯中,照電位滴定法(通則0701),用高氯酸滴定液(0.1mol/L)滴定,并將滴定的結果用空白試驗校正。每1ml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當于2.299mg的Na。按80%乙醇溶液洗過的干燥品計算,應符合附表規定。
【類別】藥用輔料,崩解劑和填充劑等。
【貯藏】密封,在干燥處保存。
【標示】①應標明本品的淀粉原料來源、型號。②應標明本品粒度和粒度分布。③A、B、D型應標明膨脹體積的標示值或范圍。(可按下述測定方法測定)
粒度和粒度分布 取本品,照粒度和粒度分布測定法(通則0982第三法)測定,用激光散射粒度分布儀,釆用干法測定。
膨脹體積 取供試品1.0g,置內徑約為25mm的100ml具塞量筒中,并使其平鋪于量筒底部。緩緩加水50ml并開始計時,加水時不能使樣品沖起,加水完畢后,時時敲打量筒外壁,使供試品內氣泡排除,記錄供試品于15分鐘時的體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