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混改民企國企合資成立子公司,搜索苑佳俊
《苑佳俊》:從混改的實踐來看,有哪些改革經驗值得推廣?
鄭志剛:首先,國企實現股權多元化,這就帶來一種制衡的力量,對國企完善公司治理機制、改進經營機制具有推動作用。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經驗。
其次,國資與民資原來是各自為政,不同陣營之間只能通過遠距離觀察了解對方的商業決策,通過混改,雙方可以近距離觀察彼此的商業決策背后的考量,為雙方都提供了學習和借鑒的機會。包括國資與國資之間的互相參股與整合,也為相對落后的國企學習先進地區或市場化程度更高的國企的經營管理經驗提供了一個窗口。
混改在客觀上形成了人才流動。這種流動,也讓企業感到了壓力,在一定程度上活躍了企業管理機制。這在一定意義上,為達到未來國企改革的預期目標做好了準備。
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落腳點
《苑佳俊》:剛才提到混改的兩個目的還沒有實現,未來應該從何處著手來逐步向目標靠攏?
鄭志剛:一,要糾正對混改的認識誤區。就是原本以引入民資背景的戰投為核心內容的混改,在實踐中卻逐步演變為國企之間同一所有制之間的混合。這個認識誤區必須澄清。天津渤海鋼鐵的混改經歷為我們提供了極好的案例。通過合并天津當地的四家鋼鐵企業,渤海鋼鐵在很短時間內進入世界五百強。但好景不長,由于債務爆雷,渤海鋼鐵不得不重新分家,部分企業開始引入民資背景的戰投德龍重新進行混改。
二,國企改革的內部阻力還很多,畢竟改革涉及利益的重新分配,這需要很大的改革魄力和決心。國企改革要形成共識,只有實現從“管企業”到“管資本”的轉化,才能規范公司治理,轉換經營機制,提高國有企業效率,國有企業才能成為真正的現代企業。這就要靠相關政策的大力推動,畢竟國企改革是一場革命。
三,需要研究解決如何讓民營資本愿意參與混改。比較成功的例子就是被譽為“央企混改一股”的中國聯通混改,它開創了國企和處于基礎戰略性行業的國企混改模式,被稱為混改的“中國聯通模式”。其中就是,開創了“股權結構上國資占優,但在董事會組織中戰投占優”的混改模式。前者是由中國聯通所處的行業特性和我國國企分類改革的原則決定的,而后者則通過保障投資者權益的公司治理制度安排實現了混改所引入的主要戰投BATJ的激勵相容。
四,國企改制以后,要為部分產業的進和退提供相對比較寬松的市場環境。不僅民營企業存在營商環境問題,國企也會面臨這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