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SA試劑盒基本原理:
試劑盒采用雙抗體一步夾心法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往預先包被相關指標的抗體的包被微孔中,依次加入標本、標準品、HRP標記的檢測抗體,經過溫育并徹底洗滌。用底物TMB顯色,TMB在過氧化物酶的催化下轉化成藍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轉化成終的黃色。顏色的深淺和樣品中的相關指標呈正相關。用酶標儀在450nm 波長下測定吸光度(OD 值),計算樣品濃度。
特別說明:
[96T/48T](打開包裝后請及時檢查所有物品是否齊全完整)
一周內使用可存于4℃,需長時間存放或多次使用建議存于-20℃.
ELISA試劑盒檢測準備工作:
1. 請提20分鐘從冰箱中取出試劑盒,平衡至室溫。
2. 將濃縮洗滌液用雙蒸水稀釋(1:25)。未用完的放回4℃。從冰箱中取出的濃縮洗滌液可能有結晶,屬于正常現象,可用40℃水浴微加熱使結晶溶解后再配制洗滌液(加熱溫度不要超過50℃,使用時洗滌液應為室溫)。當日使用。
3. 標準品: 于10000×g離心1分鐘,加入標準品&樣品稀釋液1.0mL至凍干標準品中,旋緊管蓋,靜置10分鐘,上下顛倒數次,待其充分溶解后,用移液器將其輕輕混勻(濃度為8000pg/mL)。然后根據需要進行倍比稀釋(注:不要直接在反應孔中進行倍比稀釋)。建議配制成以下濃度:按照稀釋方法圖例 標準品&樣品稀釋液直接作為空白孔0ng/mL。如配制5ng/mL標準品:取0.5mL10ng/mL的上述標準品加入含有0.5mL標準品&樣品稀釋液的EP管中,混勻即可,其余濃度依此類推。
4. 生物素化抗體工作液:實驗計算當次實驗所需用量(以100μL/孔計),實際配制時應多配制100-200μL。使用15分鐘,以生物素化抗體稀釋液稀釋濃縮生物素化抗體(1:100)成工作濃度。當日使用。
5. 酶結合物工作液:實驗計算當次實驗所需用量(以100μL/孔計),實際配制時應多配制100-200μL。使用15分鐘,以酶結合物稀釋液稀釋濃縮HRP酶結合物(1:100)成工作濃度。
當日使用。
注意事項:
A 仔細閱讀說明書。
B 檢查試劑盒標簽上的有效期。如果超過有效期,請勿使用。
C 按說明書確定所有試劑齊全(數量、體積)。
D 標本制備要規范,每份標本體積要按2-3個復孔以上的量制備(貯存),盡量分裝做備份。短期內無法實驗者,注意低溫保存。
E 準備好所有實驗額外所需物品,(比如移液器,試管,清洗器,酶標儀)。
F 按說明書將所用試劑平衡至室溫,根據檢測標本數量確定所需試劑的量。
G 檢查試劑盒內每種試劑的貯存條件,保證所有試劑均按照試劑盒內說明書推薦的條件存儲。
H 檢查不穩定或者變質的試劑溶液(比如沉淀或變色)。有些試劑,比如標準品稀釋液或者檢測稀釋液,可能在設計時就含有沉淀物。所有試劑在滴入酶標板之,必需充分混勻。而由于沉淀物的特性,在加入酶標板之,必需不停攪拌。
I 保證充分的孵育時間和溫度。
J 切勿使用不同生產批號的試劑取代現有試劑或混合現有試劑。
K 在混合或溶解蛋白溶液時,避免泡沫產生。
L 在實驗開始之,安排好實驗流程。
M 在實驗開始之,清潔工作臺。
N 若有問題,應與我公司或代理商的技術支持聯系
結果判斷:
1. 每個標準品的OD值減去空白孔的OD值后作圖,如設置復孔,則應取其平均值計算。以標準品的濃度為橫坐標,OD值為縱坐標,繪出標準曲線。亦可以OD值為橫坐標,標準品的濃度為縱坐標,繪出標準曲線。
2. 推薦使用業的曲線制作軟件,如curve expert 1.3或1.4,在軟件界面既可根據樣品OD值,由標準曲線查出相應的濃度,乘以稀釋倍數;亦可將樣品的OD值代入標準曲線的擬合方程式,計算出樣品濃度,再乘以稀釋倍數,即為樣品的實際濃度。
3. 若樣品OD值高于標準曲線上限,應適當稀釋后重測,計算濃度時應乘以稀釋倍數。
會出現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1. 加入反應終止液后,沒有吸光值或吸光值偏低。
a.原因:未加入酶標記物。
解決辦法:請按照操作步驟進行。
b.原因:試劑盒內容物未能充分回。
解決辦法:確定試劑盒內容物回溫后再進行操作。
c.原因:室溫太低。
解決辦法:若室溫太低(<19℃),請于操作步驟4,適當延長溫育時間。 d.原因:未使用試劑盒的清洗液清洗。 解決辦法: 請用試劑盒內所提供的清洗液清洗。 e.原因:試劑盒已過有效期限。 解決辦法:請更換成仍在有效期限內的試劑盒。 2. 標準曲線線性不佳,或是平行性不好。 a.原因:溫育位置避光不好或受到氣流干擾。 解決辦法: 請確認溫育位置既不透光也不透風(如抽屜內)。 b.原因:操作時間拖太久。 解決辦法:請在方法熟練后再進行操作。 c.原因:微孔間相互污染。 解決辦法: 加樣品時,請小心勿濺出微孔外,以免造成其它微孔的污染。 d.原因:標準品或酶標記物所加入的量不一致。 解決辦法:請使用已校正過的移液槍,并確保其與吸頭之間有高度密合性。 e.原因:添加樣品或試劑的操作方法不正確。 解決辦法:加樣品或試劑時,吸頭請勿接觸微孔。 f.原因:洗板過程發生問題(如管路堵塞、洗完板后未立刻進行下一步驟)。 解決辦法:請隨時監控洗板機洗板過程,洗完后立即進行下一步驟。 3. 吸光值均偏高(或線性不夠陡)。 a.原因:室溫太高(>25℃)。
解決辦法: 若無法降低室內溫度,請適當縮短步驟4的溫育時間。
b.原因:底物溶液受到污染。
解決辦法: 若發現底物溶液已呈現淡藍色,請不要再使用。
c.原因:反應時間超過太久。
解決辦法:請控制反應時間。
d.原因:酶標記物污染了盒內其它試劑。
解決辦法:使用過的吸頭應立即丟棄,可避免試劑間相互污染,凡是試劑(特別是酶標記物與底物溶液)接觸過的容器應立即清洗干凈。(先以漂白水浸泡,再以清水沖洗干凈,可確保無殘留)
4. 陰性標準品的吸光值低于陽性標準品的吸光值。
a.原因:微孔中的試劑未能充分混合。
解決辦法: 試劑加完后,需輕敲盤四周使其充分混合均勻。
b.原因:洗板過程發生問題(同2-f.)。
解決辦法:請參考2-f.
c.原因:添加樣品或酶標記物的量不一致。
解決辦法: 請參考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