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租賃迎來破規良機
汽車租賃在我國大陸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經有了很大的起色,但無論從車輛數量規模還是從車輛品牌規模上看都還相差很遠。全國{zd0}的首汽租賃和今日新概念也不過是2000多輛,對于赫茲等國外汽車租賃公司幾十萬輛車的規模只能是遙想。
規模卻是限制我國汽車租賃發展的一大瓶頸,今日新概念汽車租賃公司總經理張宇在談到這個問題時就說“ 沒有規模許多事情就很難去與合作單位談,比如保險、汽車廠家。像赫茲、歐洲租賃等國外大公司有幾十萬輛車,對于任何一家保險公司都是一個很大而且很穩定的單子,所以他們能拿到別人拿不到的折扣,享受到更加及時快速的服務。這對于提升汽車租賃公司的服務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每年更新10%就是幾萬輛,對任何一個廠家都是一個很大的誘惑,所以他們能以比市場低很多的價格進車,能與廠家談舊車置換新車的眾多條件,從而爭取到更多的利益,所以他們能把價格降下來,提供更好的服務,從而形成良性循環。而我們作為國內幾乎{zd0}的汽車租賃企業也不過就是2000多輛車,每年更新10%不過200輛車,這幾乎對廠家、對保險公司起不到什么刺激作用,所以我們很難將租賃的價格降下來,也不能很快的發展。”
2004年上半年是我國汽車史上新車推出速度最快,降價幅度{zd0}的半年,汽車廠家和經銷商在送裝飾、降價、提升服務質量等所有努力宣告失靈之后,在焦躁、無奈與期望中迎來了北京國際車展。國際車展人流如潮,令廠家失望的是大家卻只關心新車,只看自己沒看過的好車。想想那日益增加的庫存,無奈之下,廠家決定開始又一輪的降價,一汽大眾和上海大眾充當了此輪降價的急先鋒。但在經歷了一年以來的頻繁大幅降價之后,面對關稅即將下調到{zd1}的最為復雜的半年,注定這輪降價難以拯救清淡的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