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以來,湖北省共完成976個礦山生態修復,恢復面積5.26萬畝。湖北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湖北省將繼續把長江沿岸的生態安全放在sw,把長江生態環境的恢復放在壓倒一切的位置,做一個做好湖北省長江支流10公里范圍內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工作。突出生態功能,并進行系統和整體的維修。
門頭溝將于今年修復10座廢棄礦井。它計劃再次關閉兩個礦山。作為北京第二大礦區,門頭溝自1998年以來一直不斷關閉。今年,計劃關閉兩個礦山,啟動10處礦山生態修復包括永定鎮王平口、十字道、北嶺治理區,上葦甸村采石場等。
2007年至今,在各級財政的支持下,門頭溝區陸續對廢棄礦山進行恢復治理。從2007年到2018年,完成了55個礦山生態修復項目,面積為752.11公頃。今年前七個月,完成了10個轄區的建筑招標,面積為85.94公頃,預計明年完工。包括永定鎮王平口、十字道、北嶺治理區,北京麥子峪采石場二期、上葦甸村采石場、斜河澗采石場、妙峰山第二采石場、洪水峪村拐子嶺煤礦、西馬源通煤礦、西王平村煤礦等。2020年,門頭溝計劃再對16個治理區開展廢棄礦山修復。
目前,湖南省已對全省859個廢棄露天礦山(點)進行了現場核查,并制定了省級生態恢復實施方案,要求各地按照“一礦一策”原則于今年7月底完成。于今年7月底完成審查并報省級備案。按照規劃,到2020年底,湖南將完成長江干流和湘江10公里范圍內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保護山川河流。
2018年,淄博對55個露天礦山進行了生態修復,仍有218個已關閉礦山尚未修復。暴露的礦山影響了環境并造成了社會問題。全國人大代表高度重視生態恢復問題,提出了相關建議。 3月6日,淄博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淄博市人大城鄉建設環境保護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加大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建議的意見。 政府部門將加大對礦山生態修復和控制力度。
淄博礦產資源種類繁多,開采歷史悠久。隨著資源的枯竭,國家和其他資源整合政策的實施,大量的礦山已經關閉,大量廢棄的礦山和礦坑已經形成,帶來了嚴重的生態環境和社會問題。近年來,根據政府的統一部署,全市各級有關部門都在不懈地進行露天礦的地質環境恢復和綜合治理。 2018年,對55個封閉式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完成治理面積5758畝,投資304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