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有益健康,尤其是長期堅持喝茶,但這是建立在“合理飲茶”的基礎之上的。好好喝茶、喝好茶,也是有講究的,要因人、因時、因場合而異。
喝茶,要因人而異
中醫上,人體質有熱寒之別,茶葉經過了不同的制作工藝也有涼溫之分,因此什么體質喝什么茶也就有講究了。一般來講,體質正常者喝茶一般無妨,但對部分群體來講,選茶可稍作選擇。
綠茶、新白茶、輕發酵烏龍茶屬于涼性茶,例如黃山毛峰、西湖龍井、清香鐵觀音等。重發酵的烏龍茶則屬于中性茶,如武夷巖茶、濃香鐵觀音等。紅茶、熟普則屬于溫性茶,如祁門紅茶、滇紅、金駿眉、正山小種等。而像生普、白茶則伴隨自然發酵的進行,其涼性會逐漸趨于平和。
喝茶,要因時而異
喝茶要看季節。一般而言,春飲花茶,夏飲綠茶,秋飲青茶(烏龍茶),冬飲紅茶。春暖花開,人飲花茶,可以幫助散發冬天里積存在人體的寒氣,其濃郁的香氣,還能有助于人體陽氣的生成。炎炎夏日,多飲綠茶、白茶或生普,有益于解暑降燥、清涼心神。秋天講究平和,青茶不寒不熱,有助于解秋燥,生津平氣。寒冷的冬季,紅潤怡人的紅茶、甘醇滑糯的熟普,以及醇厚甘甜的老白茶,恰能驅散濕寒,暖身又暖心。
當身體狀態良好時,自然更容易享受到喝好茶帶來的“喉吻潤”、“破孤悶”、“發輕汗”、“肌骨清”、“兩腋習習清風生”的感受。而當健康狀態不佳時,對于喝茶時間以及喝什么茶,要有一定的考慮。比如處于經期、孕期、產期的女性朋友適合飲少量淡茶。
喝茶,要因場合而異
茶為國飲,上至政要會晤、商界大會,下至親友聚會、日常休閑,喝茶都適合。但喝茶也有場合方面的講究,不同的目的、不同的活動內容,喝什么茶、怎么喝茶,都有要注意的事項。
商務會談的場合。會客主方要提前考慮好選什么茶來泡飲,這就需要提前斟酌客方情況:客人們是否有所偏好,泡大宗普通茶還是要上名品茶,泡濃還是泡淡等諸如此類。
大量飲酒的聚會場合,其實不適宜喝茶。因為酒精與茶葉生物堿的雙重刺激性,邊飲酒邊喝茶,會加重醉酒癥狀。
外出旅行時,舟車勞頓,一杯清香滋潤的好茶有助放松身心,更好地享受風景。但外出旅行講究便捷,所以,快客杯、三件杯,便攜小包裝式或者袋泡茶才更適宜。
家庭美食聚會的時,飽餐美味佳肴,喝點熱茶有助消化和去油膩,但要注意餐后一小時再飲茶,選擇茶性溫和的茶類,比如紅茶、普洱熟茶等,茶湯醇和,同時對腸胃刺激小。
品字有三口,這就意味著在用到“品”這種飲鑒方式時,需要一口一口慢慢喝,用心體味品飲對象。這品茶應分三口品,一品在境,二品在味,三品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