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考試頻次、中小學生每天體育活動不低于2小時。條例內容大概如下:實施學生體質強健計劃,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低于2小時……推進學校美育浸潤行動,提升學生動手實踐能力、解決復雜問題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毫無疑問,這也是向家長再次發出了明確信號:是時候關注并參與到,培養孩子的體育與美育中來了。孩子的成長不僅需要扎實的學科知識,更需要強健的體魄,以及健全強大的心理素質。這則新聞對應當下的”國標熱”。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家長,將目光鎖定到國標舞?國標舞現在又憑啥這么火呢?相信大家心中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當下,身體素質的重要性無需多言。對孩子來說,擁有強健的體魄更是成長的基礎,加強體育鍛煉是選擇之一。
大家別忘了,國標舞又被稱為體育舞蹈,它不僅可以是一種興趣愛好,也是曾經入選過亞運會的體育項目。學習國標舞,要求舞者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韌性多個方面。學習國標舞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孩子加強自我鍛煉、提升身體素質的過程。
國標舞是全身性的運動,在訓練過程中,對于柔韌性、協調性、體能耐力的練習一個都不會少。很多國標娃經常一個組合能磨幾十遍,一個步子會反復練一個小時。舞蹈教室里,老師們的口令如魔音貫耳:“再來一遍”,一節課下來汗如雨下,練功服擰出水來,已是家常便飯。從另一種程度上,這樣的訓練量,不僅讓你的舞技突飛猛進,更讓你的身體越來越棒。
相信很多家長起初選擇國標舞,是因為看到了跳舞能夠強身健體、鍛煉孩子的肌肉力量、柔韌性等好處。
這何嘗不是新聞中提倡的,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不少于兩小時的實踐。想要鍛煉身體,來跳國標舞是個不錯的選擇,擁有健康的體魄,這不正是學習國標舞的理由之一。國標賽場如“戰場”,不僅是可以展示舞蹈技藝的舞臺,更是一個可以鍛煉孩子的動手實踐,與解決復雜問題的實戰演練場。我們總能看到在賽場上,會有很多突發狀況的出現。跳著跳著鞋子不慎脫落,舞服突然與舞伴或對手的纏繞在一起,在快速移動中與其他舞者發生碰撞,或是因為環境的不適應而頭暈流鼻血等,這些都是國標舞賽場上常見的“小插曲”。
面對這些“意外”,做出優秀的臨場反應是舞者的必備技能,而這些寶貴的經驗,是舞者們獨有的。這也正是官方最新發布的條例中提到的——“提升學生動手實踐能力、解決復雜問題能力。”跳舞的孩子,他們總是能展現出超乎尋常的冷靜與堅韌。當同齡人或許還是“嬌氣包”“嚶嚶怪”,他們已經是“小大人”,能夠戰勝自己,勇敢登場了。
國標人解決復雜問題與適應的能力,遠不止剛才說到的這些。更重要的是——勝不驕,敗不餒。孩子們在學國標舞的過程中,學會了如何正確地面對“輸與贏”。
從賽前緊張的情緒管理,到比賽中突發狀況的靈活應對,再到賽后結果的坦然接受,每一步都是對他們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鍛煉。孩子們在勝負之間,提前體驗了人生的起伏與波折,學會了以更加成熟的心態去應對未來的每一次挑戰。
要說學國標舞的好,不得不再提起“學舞蹈的人好有氣質”了,這句話我們真的已經說膩了,老話再提但真相不過時!
你必須承認,國標人散發出的氣質,無論在校園、賽場、秀場,還是更大的央視舞臺,都妥妥的拿捏,抓住人的眼球,不管是臺風還是審美,從小學習舞蹈的孩子,贏在了起跑線。如果你好奇國標舞者的氣質到底都體現在哪里,其實它無處不在。首先,從國標舞者搭手的那一刻起,那份氣勢就已經開始展現了。無論場下他們是多么可愛淘氣,一旦登上舞臺,邁出第一步,一切就開始變得不一樣。自信的狀態,那股昂揚的氣場,讓人不由自主地被吸引。
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革新,家長們也更加關注孩子的全面發展,尤其是對“美感”的培養。是否懂得欣賞一曲音樂,是否能選擇適合自己的妝容,是否真正理解“美”的內涵,這些“美商”能力在當下同樣重要。
毫不夸張地講,國標舞于孩子而言,就是好的“美育課”——它不僅鍛煉了孩子們健康的體魄,塑造了自信
的氣質。更重要的是,培養了他們對舞蹈、音樂、服飾乃至妝容等多方面的審美能力。
通過國標舞的學習,孩子們學會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發現美、創造美,這種能力也將伴隨他們一生,在未來的社交甚至職業發展都奠定了有利的基礎。
國標舞既有藝術的一面,對美的塑造;也有對力量、爆發力、速度等更高更快更強一面的追求......但國標舞的魅力遠不止于此。還在”門口”觀望的家長們,農歷新年就要來到,咱們別再猶豫了,越學越能帶給你驚喜的國標舞,“入股”真的不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