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區飄絮的樹種主要有法桐和意楊,這些法桐苗木大多種植于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法桐大道一直是武漢市民的驕傲,可每到春夏之交,滿城的“梧桐飛絮”卻讓武漢市民又愛又恨,春季法桐種子花粉讓人過敏,影響道路美觀,在武漢研發成功的無毛法國梧桐樹將有效解決這些問題。武漢市綠化部門表示,將來會適量采用這類法桐。
法桐屬懸鈴木科,因適應性強又耐修剪整形,被廣泛用于行道樹,但因為落果飛毛,一直讓環保部門和市民十分苦惱。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林學學院包滿珠教授利用近二十年時間,改進法桐種子繁殖技術,通過嫁接成功研制出無毛法桐。
昨日,記者從武漢市農科院了解到,該院和華中農業大學合作研發的無毛法桐,目前已在江夏區規模育苗。
這些無毛法桐是否會大量栽到武漢市中心城區?對此,武漢市園林局綠化處相關人士表示,目前該市道路旁種植的法桐近17萬棵,未來可能會有針對性地引進無毛法桐,但不會大面積更換。
無毛法桐的成功研發解決了武漢市民的苦惱,再也不用處于即愛法桐又被法桐“騷擾”的矛盾之中,至于無毛法桐是否會大批量的在市場“露面”將是大家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