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城市環境質量總體有所改善,但各種環境污染事件時有發生,農村環境污染問題尤為突出,農村環保受重視的程度較低,影響了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的建設。美麗中國,如果沒有美麗鄉村作支撐,那便是空中樓閣,因此必須加強農村環保工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統籌城鄉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
城市環境和農村環境相互聯系,是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不可分割,農村或者城市的生態失衡、環境污染等問題相互影響、相互制約。農村生態環境惡化趨勢不從根本上扭轉,將不僅嚴重影響和制約現代城鎮化健康發展的空間和環境基礎,而且也直接影響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食品安全。因此,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環境建設,堅持以城帶鄉、城鄉互動的方針,堅持用統籌的思維、方法和手段改革傳統的環境管理和建設模式,把農村環保工作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更大的力氣,做更大的努力,遏止農村環境污染擴大的趨勢。http://.提醒我們城鄉環保聯手合作從下面幾點做起:
1、城鄉環保規劃一體化。要根據城鄉不同的生態環境容量進行城鄉生態規劃和資源開發。統籌城鄉環境建設,首先要統籌城鄉環境資源容量。
2、加強環保法制建設。通過有效的資源保護和環境建設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必須依靠法制的保障,走生態環境建設法治化道路。為此,要逐步健全完善農村環保法律體系。
3、對城鄉環境分別采用有針對性的治理和管理模式。城市環境建設重點處理好規模工業帶來的工業污染與城市居民帶來的生活污染治理,禁止工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城鎮垃圾及其他污染物向農村轉移;農村環境建設重點處理好鄉鎮工業帶來的點源污染和農業生產產生的面源污染治理,綜合治理土壤污染,加強規模化養殖場污染治理,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改善環境衛生和村容村貌。要統籌城鄉環境保護,充分利用城市資金、技術和人才等優勢,支持農村污染防治工作。
4、建設農村環保新的投融資體制。從改革城鄉環境保護投入二元體制著手,改變農村環境保護和管理無投入、污染防治無經費、社會參與無政策的狀況。在加大農村環境保護政策投入的同時,加大農村環境保護的資金投入。鑒于農村聚居點環境治理的技術經濟特性和我國確立“以城帶鄉、以工促農”的政策傾向,高層政府應該成為農村聚居點環境整治的籌資主體。生態環境初期的變化在時間和空間上都是漸進性的,一旦超過了某個積累量或空間上的臨界點,就會出現無法控制和修復的突變。
5、建立健全環境風險預警系統。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必須充分發揮科技的支撐作用,讓具有專門技術的環保科技公司,針對具體的環境污染、生態退化問題開展治理和修復;提高農民環保意識和技能,在生產和生活當中進行污染防治實踐。
6、充分發揮科技作用。提高農民環境保護意識。廣大農民群眾既是農村環保工作的受益者也是主力軍,要積極引導他們主動參與環境保護,加強生態環境文化建設。
相關標簽:http://. http://. 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