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塑膠齒輪模具的加工既沒有國家標準,也沒有現成的產業標準,特別是在塑膠齒輪模具方面。從標準的實質來講,應該分為技術標準和產品標準兩種,技術標準是一種較為公開的標準,而產品標準做起來卻很困難,要考慮齒輪模具的實驗標準、精度標準、試驗裝置的標準等多個方面。所以,標準的制訂非一日之功,它必須建立在行業擴大、經濟實力雄厚的基礎之上,條件成熟之時,將是標準出臺之日。在全國模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下面,尚沒有專門針對齒輪模具的標準。這是因為對于模具標準研究者來說,他們關心的大都是模具的狀況,而齒輪并非他們的關注重點。
齒輪研究者與模具研究者屬于兩個學科系統,這給相關標準的制訂帶來一定難度,模具行業專家羅百輝認為,制訂塑膠齒輪模具標準的有效途徑應考慮行業協會之間的合作,行業協會應該把標準建立、統一起來。除大連理工、華南理工等幾所大學在研究齒輪模具之外,如今已沒有專門的研究所在做這項工作。集中齒輪行業以及一些大學研究機構的力量,做些工藝裝備、塑料內在變形規律等方面的集成研究及合作,是相關協會與部門當前迫切需要做的工作。成立“小模數齒輪工作委員會”就是為了集中探討并解決小模數齒輪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如今,世界上先進完備的齒輪模具標準當數美國,中國齒輪模具應該借鑒美國的標準,并根據發展的需要,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產業標準和國家標準。具體來說,就是要把一些做得較好的企業的廠標進行提升,結合國外的先進標準,變成我國的產業標準。這樣通過標準來規范市場,將能較好地促進行業發展。
從整個行業來講,塑膠齒輪模具的聲音很小,而且處于自發狀態,而相關專業協會的成立正是為改變這種狀況。 但成立協會僅僅是{dy}步,接下來就要對行業里的一些基本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制訂規范,并依實際情況做出規劃,把行業的呼聲反映給相關部門,促進國家相關產業政策的調整,從而促進國內精密齒輪模具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