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奧運會奪冠后中國女排可謂風光無限,先是奧運精英代表團訪香港,再是《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弘揚體育精神 振奮中國力量》,女排精神成了老百姓口中的熱詞,當微營銷遇到女排精神會怎樣呢?
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8月21日中國萬人空巷,共同見證女排攀上世界{zg}峰的壯舉;采訪中媒體提到最多的一個詞,就是女排精神;關于這種精神官方有官方的定義,每個人也有自己的理解,用女排{dy}次奪冠那個年代的詞來描述就是“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這不僅是體育界成功之道,也是各行業的創業之路;要創民族大業、創互聯網之業,都離不開這種精神。
女排1981年{dy}次奪冠時
當時的中國百廢待興,整個民族上下都處在一種創業的氛圍中,急需一種精神寄托,女排奪冠實現了看似不可能實現的奇跡,在這一背景下總結出體育精神可以說恰逢其時;從精神分析角度講,女排精神表達的可以說是全民族的集體,她代表著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業,所需要的那種難以言傳但大家都可意會的一口氣。
改革開發30年來的成功,互聯網20年來的成功,多少都跟這口氣有關
世界各國總是對我們的成功迷惑不解,可能也與對這口氣沒有切身體驗有關;富裕國家富二代可能覺得人干嘛要這么拼呢?非洲朋友可能覺得沒條件就不要上嘛。中東朋友可能會相信沒有條件也要上,結果……,都不得要領;今天,女排再次實現了看似不可能實現的奇跡,重新喚醒對女排精神背后的潛意識的自覺。
中國互聯網與女排起步,都符合創業精神中的{dy}條“沒有條件”
互聯網在中國一路走來的這20年,與女排這20年的路確實有點象;1994年,中國以國家計算機與網絡設施NCFC全功能接入世界互聯網為標志,踏上艱難的“爭冠”之路;1994年中國女排陷入{zd1}谷,在巴西世錦賽、廣島亞運會上兵敗如山倒,連日韓都打不過,郎平當時出山時面對的就是這樣的低起點,當時中國互聯網與中國女排起步,都符合創業精神中的{dy}條“沒有條件”。
有些事沒有那么不好
在國家沒有一分錢投資(無論是五年規劃中的投資還是“4萬億”投資)投向互聯網企業的困難條件下,中國互聯網人被逼著實現了創業精神的第二條——“創造條件”;新浪向美國風險投資化緣,讓全行業的民營企業明白,沒有條件不要等死,要主動創造條件;回過頭來看,比中國條件好得多的歐洲,今天之所以沒有一家像樣的互聯網上市巨頭,就是因為他們沒有創造與風險投資結合的條件,因此有條件沒有把事辦成;
投機取巧走捷徑是沒有出路的
說起“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提醒互聯網后來人,最近的互聯網太浮躁,這是在說一些人看互聯網熱了,“沒有條件也要上”,變成了投機炒作;我們要學習女排和互聯網的前輩,腳踏實地的“創造條件”,克服實實在在的困難,不要想投機取巧走捷徑。
云南鴻通科技:您身邊的微時代營銷專家
為您打造微營銷落地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