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信小程序市場分析
新零售備受矚目,今天距離馬云提出新零售僅差一個月時間就滿一年,但是絕大部分人仍然不清楚馬云所指的“五新”具體是什么,但是自附近的小程序功能開通以后,小程序就成為了實體商家實現新零售{zj0}的途徑。
二、發力連接線下實體店
今年3月騰訊的兩會媒體溝通會上,馬化騰就曾談到,希望未來微信公眾號和小程序,更多用于線下實體場景。而“附近的小程序”功能的開放無疑意味著其在連接線下場景方面的真正發力。其后,小程序轉發功能的推出也在繼續突破著其關于“克制”的上限。
看一下小程序不斷延伸的能力邊界,公眾號的連接、掃一掃的上線、支付的打通、附近小程序的推出、轉發功能的支持......無一不在為線下零售場景的拓展做鋪墊。小程序給了線下行業一個更加便捷的對接線上和線下的服務,為各個商家帶來更多的線上引流,讓用戶能夠更加便捷的去享受生活。
三、商家如何用好小程序?
中小商家需要根據自身的業務需求、經營情況等選擇合適的小程序種類,以便于后續的業務發展。
小程序不僅有線上入口(社交分享、搜索等),也有線下的(掃碼)等,線上和線下的結合才是{zj0}辦法。中小商家可以在門店設置宣傳牌,引導進店顧客掃碼使用小程序,也可以通過優惠支持等方式鼓勵已進入的消費者線上分享小程序。這樣既可以留住一大部分消費者,也可以帶動他們的朋友進入到小程序了。
如同企業的網站一樣,小程序也需要定期優化,更新功能、上新產品、企業獲得了重要獎項等等,都可以在開發后臺實時更新,以便消費者了解到{zx1}信息。另外,通過小程序會產生一些潛在的銷售線索,也需要{dy}時間實時跟進,不錯過{zj0}時機。
微信小程序商業模式開發
四、小程序與新零售
在零售行業急需改變經營模式、優化成本結構、升級會員系統的整體需求下,小程序將帶來什么機遇?
用小程序整合附近的小程序、掃一掃、卡包、微信支付、社交分享等能力,可以打造集會員識別、自助買單、數據沉淀、精準營銷、服務提醒為一體的小程序零售模式,幫助商家更快地實現會員、門店、營銷和電商的打通,同時提升商業效率和顧客體驗。
萬達集團通過“飛凡會員服務”小程序,加上“N”個購物中心的復制,幫助傳統商場實現智慧停車、廣場優惠、限時{qg}、會員服務等能力,“人、店、商場”有了全新連接方式,消費體驗也提升了。
保利集團旗下社區品牌若比鄰推出“sg”小程序,讓小區中的便利店都實現了“自助收銀”,掃碼付款就能帶走貨品,不用排隊。
微信團隊針對快消零售行業推出了支付+小程序、支付+會員、支付+單品、支付+大數據等營銷模式升級方案。商家可以通過微信支付幫助商家轉化線下流量、用小程序打通用戶線上線下購物一體化、借助支付即會員實現更精準的會員運營模式、借助支付+單品,從廣告觸及—到店識別—支付用券—購后領券—數據沉淀—二次觸達,完成商品數據打通,打造全流程的零售O2O閉環。
以傳統零售超市華冠超市為例,通過微信自助買單小程序,實現了首日75%微信支付用戶體驗,次日微信支付交易筆數增長超90%,自助款臺收銀量更是普通款臺的3倍,微信支付滲透率超33%;而借助微信電子會員能力,華冠超市會員的購買力更上漲了129%。
面對強大的對手,阿里終于在小程序上低頭了!這也說明,每個企業都必須要有自己的小程序!
五、小程序能為商家帶來什么?
1、推出社交立減金,關系流量加速電商轉化
小程序提供的社交立減金作為一種現金券,與微信支付的隨機立減類似。當用戶在小程序完成支付后,系統會自動生成小程序立減金,領取后,用戶下次再用小程序進行支付時便可享受優惠,同時還可以分享給好友領取。
社交立減金充分地利用了微信龐大的社交流量來反哺小程序電商。對于目前入口較深的小程序,社交立減金也能讓更多用戶不會「用完即走」,能夠有效提高用戶留存和復購率。例如,憑借社交立減金的活動,蘑菇街女裝精選小程序在 12 天內新增了50萬小程序新裝用戶,付款轉化率達到 18%。
2、賦能第三方平臺,開發門檻和運營成本低
3、富集更多高效引流模式,精準低成本獲客
利用微信的海量用戶,小程序帶給電商的還有更多高效低成本的引流模式,可以讓商戶低成本俘獲匹配的消費者。
比如玩物志小程序在520 聯合岡本發起的“三行喪詩”活動,用戶可以把分享到朋友圈詩句圖片,通過人格化、興趣化、垂直化的內容,實現電商銷售高溢價。一次刷屏現象級營銷活動,不僅可以吸引用戶在活動期間瀏覽商品并轉化為交易,這些用戶還沉淀到小程序的通訊錄中,活動所獲得的 UV 可以被反復利用。
小程序前景
小程序為電商賦能當然不止這些,不僅能讓商家能從小程序中獲得更多實用的功能、更大的流量入口、更低的開店成本,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看得見的紅利。
面對淘寶京東等電商有何競爭力?淘寶、京東等綜合電商模式日趨成熟,線上流量成本持續走高,紅海競爭的環境下,多數商戶已經很難在其中覓得紅利。
面對傳統電商的困境,小程序又有哪些得天獨厚的優勢呢?
1、微信生態圈+ ,連接小程序構建完整在線生活服務鏈
截至2017年二季度末,騰訊公布的財報顯示,微信和 WeChat 的合并月活目前已達到 9.63億。龐大的微信生態圈需要進行流量的承接與轉化,小程序剛好是微信由社交互動、內容傳播連接購物消費的關鍵一環,基于社交圈子的電商消費將被廣泛jh,從而構建完整的在線生活服務鏈。
與此同時,微信生態也已經為小程序電商的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已經開發出的一系列小程序電商化的功能,可以讓商品在公眾號和微信內的社交場景內向用戶出售,完成交易。比如時尚品牌 VOGUE 就通過其小程序 VOGUE MINI sf限量新品,并結合公眾號和微信朋友圈廣告進行推廣,在微信社交關系中構建了一個體驗良好的購物場景。
之前在蘑菇街女裝精選小程序上線的拼團、直播和社交立減金等功能本身就十分貼合社交傳播的特性,一個半月,就取得了新客數量突破 300 萬的成績。
小程序正在把長久以來微信克制之下的內容社交流量轉化為社交電商新紅利,羅輯思維聯合創始人吳聲也表示:“小程序電商不是微商,而是通過社交構成留存,解決我們原有的復購率等一系列的電商 KPI 。它是社交電商和關系電商最有可能的一個形態。”
2.社交+內容,升級差異化購物體驗
在今年 6 月的微信公開課上,施華洛世奇市場傳訊負責人王南提出了一個問題:我們有天貓、有京東、也有線下那么多實體店,小程序究竟能給消費者帶來哪些區別以上平臺的感受呢?
這個問題代表著不少商戶的共同疑惑。然而,正如王南所言,網購有三個關鍵的因素:價格區間、款式選擇和禮物傳情。目前,各大電商平臺的的價格和款式區別一般不會太大,能夠吸引購物的關鍵或許是商品能否擊中人們心中的某種情緒。
而微信擁有互聯網{zd0}的社交+內容生態,小程序承接的正是微信生態圈感性消費的能力。在充分保證價格和 SKU 的前提下,小程序電商可以在商品人格化、情感共鳴上提供給消費者{zd0}的差異化購物體驗,從而為快速高效售賣尋找到新的擊打點。
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能夠短時間引入巨量增長的用戶往往需要刷屏級營銷事件為媒介,而營銷活動又必須通過社交網絡傳播才能達到{zj0}效果。
3.線上+線下,開辟購物場景新入口
小程序除了可以在線上構建可靠的商城外,也能夠通過觸達線下商城發揮 1+1 >2的效果,打造線上連接線下的獨特互聯網生態。
如今,線下商戶開發小程序的門檻和成本已經不高,而甲骨文小程序對于人們購物方式的再塑造,卻能重新喚醒實體門店的活力。線下門店利用小程序既能讓消費者享受到更為豐富的商品與服務體驗,開辟出嶄新的購物場景入口,也讓長尾的線下流量聚攏線上,進而實現線上+線下的互相增益,形成流量-轉化-lb-召回的完整產業鏈。
從事 O2O 線下配送的互聯網公司愛鮮蜂在接入小程序后,憑借“附近的小程序”功能的推出,日成交單量在不到兩周的時間內增長了 10 倍。
五、小程序相比個人零售、微店如何?
目前,微信內的個人零售市場規模其實已經不容小覷,去年銷售額超過 10 億的個人零售商就超過 20 家。主要活躍于微信朋友圈的個人零售商,以及具備初步電商化結構形態的微店,已經對微信的流量變現能力進行了初步挖掘。那么,相對于個人零售商和微店,小程序電商會迎來哪些升級呢?
1、加強品控審核,比個人零售更規范可信
朋友圈個人零售的商品質量參差不齊,出現假貨也難有售后保障,群發消息和狂刷朋友圈等粗暴的運營手段也破壞著微信的社交體驗,甚至出現了一些涉嫌違法的三級分銷商城。僅去年,微信就封停了朋友圈售假個人微信號 11200 個,下架了遭用戶投訴的三級分銷商城 3000 家。
小程序的電商化,將打造一個更加良性可靠的電商生態。商戶在享受小程序的電商功能的同時,也需接受更規范的審核機制、更嚴格的品質管控,從而有效防止如朋友圈商業生態惡化、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出現。
2、放活多元流量入口,覆蓋場景更豐富
微店的入口只有微信公眾號、朋友圈和微信群,而小程序通過不斷地釋放能力、開放接口之后,目前已經擁有包括附近的小程序、小程序二維碼、搜一搜等數十個入口,所囊括的線上和線下場景也越來越豐富,小程序必然是在微信內做電商的{sx}。
同時,小程序所密集分布的線下觸點,制造獨特的交互方式。并提供電子fp等一系列購物延伸服務能力,引導線下消費用戶回流線上,為小程序電商培育新的巨型流量入口。
3、開放數據能力,為商家提供系統營業數據
為更好地幫助商戶強化運營,小程序突破個人零售和微店的開放經營數據能力的不足,可用更低成本獲得更加jq、系統的數據分析與反饋。流量來源、轉化率、復購率等數據也能一目了然。
商家隨時隨地用手機管“生意”,快速獲取營業數據,并經過自主分析改善經營活動。清晰可視化的數據更加立體地展示用戶特征,呈現數據的周期性變化,商戶可針對性制定營銷策略和價格打法。
4、小程序升格微信常態化應用,電商潛力巨大
據億歐智庫統計,2016 年微信個人零售總銷售額達到 3607.3 億元,已經連續兩年增速超過90% 。這足以證明在微信生態內做電商的可能性。
但個人零售、微店仍然是散兵游勇式的銷售方法,所依托的微信公眾號、朋友圈等營銷土壤也不是微信為商業化而設計。而小程序則真正專注公共服務和商業交易,依靠微信全生態的流量傾斜,已經快速成長為微信常態化的應用板塊。
小程序上誕生的電商模式,審核更規范,功能也更加完善,且交易成本也遠低于其他電商平臺,這都有利于進一步釋放小程序體內電商的潛力。
不管你信或不信,小程序都正在用自己的步伐改變著實體零售,但是,如果你不跟上步伐,{zh1}的結果只有被淘汰。
微信對小程序的支持力度前所未有的,擁有9.38億用戶的微信決心要做的事,成功的概率太高太高,我們已經在路上,那么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