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家具目前還是jx于專業領域的詞匯,戶外家具取材廣泛,實木、鐵藝、鋁合金、植物藤、PE仿藤、銅、塑木、特斯林布、不銹鋼、砂巖、玻璃鋼、石材等,款式多樣、造型新穎、適用范圍廣,從園林、小區、景區、到市政工程、商業街、以及家庭等。
目前整個戶外家具市場,是以出口為主,內銷為輔,雙向增長的趨勢,但內銷量遠遠低于出口。從內銷區域來說,沿海多于內地,一線城市多于二三線城市,大開發商使用多于小開發商,使用和發展極其不均勻。主要生產地為長三角和珠三角,珠三角又集中在深圳、廣州、佛山等地。
目前戶外家具市場現狀有一下幾點:
1、分散生產,規模企業不多,有些規模企業基本上也是以出口為主,少量內銷;
2、質量良莠不齊,戶外家具行業以中小微企業為主,沒有統一的行業質量標準,質量控制基本上是靠企業老板的要求和生產工人的經驗及自覺性,所以出現了市場上產品質量良莠不齊;
3、設計創新力不足,仿制嚴重,約80%的企業都是來樣、來圖加工,企業自身沒有研發團隊,有些圖片來源于網絡搜索或者國外網站截圖,由生產企業根據經驗,比著圖片模仿生產和加工;
4、勞動密集型,從業人員以40/50為主,行業后期發展堪憂,機械化程度不高,或者說很難機械化生產,批量生產難度大,手動作業占據整個生產過程的七八成以上。
由于工作環境、勞動強度的原因,鮮見有年輕人從事這個行業,缺少新生代進入這個行業,十年二十年后這個行業何去何從?國內戶外家具生產企業比如澳星戶外相當一部分工序是靠經驗才能完成的,不是按個按鈕就能完成的工作,沒有幾年的工作經驗積累是無法按質量完成的; 5、利潤逐年下降,進入微利時代。該行業導入門檻低,有幾年的生產經驗或者組織幾個技術工人,找個廠房配置一些簡易工具就可以開廠了,小企業運營車成本低,為了接單降低價格,致使行業競爭激烈,相互壓價競爭。同時,廠房房租租金逐年增長、原材料整體趨勢上升、人工居高不下,這個行業出現了一個現象,成本高了,售價低了。特別是出口的產品,利潤更低,甚至到沒有利潤地步,也是企業為了接單相互壓價的原因,現在國外客商不但貨比三家,還要價壓三家,質量要求沒有降低,價格拼了命的壓,弄得生廠商苦不堪言!今天聽到一個朋友給出口商抱怨前面幾個利潤,出口商安慰他說明年把價格調高一些,明年的事情都是未知數。
面對這些情況和大環境,戶外家具行業何去何從?
1、在保持現有市場份額的基礎上,加大市場推廣力度,從專業領域進入尋常百姓家,拓展民用市場,民用市場潛力巨大,但困難也不小,但靠企業或行業協會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為了確保這個行業的良性和健康的發展,希望政府出面主導加大宣傳力度,讓普通老百姓了解戶外家具。戶外家具行業安置的就業人員數量不可小覷,且安置的都是低學歷、年齡偏高者。
2、統一行業標準,提高產品質量,如果沒有辦法編制國家標準,可以由行業協會組織編寫區域性的行業標準,然后在企業推廣以提高整個行業的質量標準;
3、提高行業研發能力,增加產品附加值,結合行業現狀,戶外家具行業以小微企業居多,能不能探索出一條研發與生產相分離的行業發展之路,成立專業的研發公司集中精力開發新的產品,開發之后作為專利產品以合適的價格賣給生產企業生產并推向市場。同時,加大打擊仿制盜版的力度,保護行業的知識產權。
4、提高機械化程度,批量生產,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國家相關部門會同行業協會、行業大企業,研發相關生產設備,鼓勵企業使用,以提高企業和行業產能,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國際競爭力;
5、改善生產環境,降低勞動強度,吸引年輕人就業,為行業發展儲備后備力量。這不是單個企業力所能及的事情,必須政策引導,企業參與。
如果不改變目前的現狀,十年二十年后,現在從業者進入暮年,退出人力市場,這個行業的生產恐怕只有往經濟欠發達的國家轉移了,那個時候我們買個戶外家具只好報關進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