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上游產品價格持續上漲以及人力資源成本上升使企業發展壓力增加。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高漲,主要能源、原材料價格大幅攀升,并加速向下游傳導,給企業生產經營造成很大困難。據了解,目前燃料成本約占運輸成本25%左右。據全國重點企業物流統計調查數據顯示,1-2月物流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34.6%,主營業務成本同比增長39.6%,高于主營業務收入增幅5個百分點。在成本上升和服務價格難以提升的雙重影響下,1-2月調查物流企業主營業務利潤額同比下降8.6%,物流企業經營困難加大4月份,在國際油價連續暴漲的背景下,月初成品油{zg}限價迎來上調,汽柴油{zg}零售價格分別上調500和400元/噸。另一方面,由于國內汽柴油資源供給偏緊,國內汽柴油批發價格不斷走高,導致油站零售利潤未能明顯改觀反而逆市下滑。據C1數據顯示,4月廣州上海兩地上海到濟南貨物運輸加油站綜合利潤分別環比下滑 6.3%和16%。 受中東及北非地緣政治的影響,加之投機基金趁機看多操作,4月國際油價進一步上揚,布倫特原油由月初的117美元/桶漲至月末的125美元桶,國內主營煉油成本再次水漲船高,即使月初{zg}限價上調,主營煉油利潤依然未能扭轉不斷下滑的勢頭。據C1分析,兩大公司在全國范圍內實行停批保零的限供政策以確保利潤,汽柴油批發價格被推至歷史新高,據C1數據顯示,4月汽柴油批發價格分別上漲479元/噸和384元/噸,幾乎wq消化了{zg}零售限價上調幅度。另外部分民營油站由于限批政策難以從主營獲得油源,加上市場批發價格都已經批零同價,壓縮其零售利潤,甚至出現虧損,其再次成為高原油價格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