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共贏天下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幫助你牢記創業三大忌,規避創業風險!(上)
創業當然是誰都想的,問題是應當要避免創業風險,首先必須知道風險來自哪里,簡單的就事論事不行,盲人摸象更不行。要挖出產生風險的根子,從源頭上杜絕,靠科學的程序防范。
要避免創業風險,必須首先知道風險來自哪里。
風險來自三個矛盾:
一是演習與實戰的矛盾。在創業初期所做的事情都具有探索的性質,這便產生了一個矛盾:本來屬于探索的對象,卻當成了確定的對象,本來屬于實驗的內容,卻當成了真實的內容來做。
二是能力與實踐的矛盾。獲得創業能力的**途徑是實踐,而投資者通常是在沒有實踐經驗的情況下開始實踐,這便產生創業投資的能力與實踐的矛盾。
三是功能創造與功能決定的矛盾。創業者是功能的創造者,而功能的有效與否決定于功能使用者的貨幣選票。矛盾就這樣產生了,功能的制造者不是功能的決定者,這個矛盾是市場未知性的表現。
化解矛盾的三個程序:
如何應對這三個矛盾以化解風險呢?辦法就是模擬—在創業開始設置一個模擬程序。該程序由三部分構成。
一、解剖。項目一經確定,立即著手實施是危險的。因為,對項目的考察再充分也是務虛。對信息的擁有不可等同對信息的理解。解剖是理解項目要素的途徑。解剖的辦法是剝開皮后抓關鍵。什么是皮?舉個例子:我的一位同學與我談一個“電動扳手”的項目—給汽車換輪胎用的,其先進性在于省時省力。他介紹了擁有該項目的公司如何正規,發明人有多少頭銜,拿出一摞文件即專利證書、技術鑒定等,還有關于成本和銷售價格以及廣闊的市場前景分析。我姑且認定這些都是真的,可這一大堆“真”又能說明什么呢?關鍵是現在司機使用什么工具換輪胎,省下10分鐘時間,司機是否在意?用汽車電瓶里的電,司機是否愿意?比腳踏扳手多花200元錢,司機是否樂意?這才是項目的關鍵。什么頭銜、證書和盈利等,都是“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