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干預幫助人類更聰明
營養物質上人類賴以生存的必須物質,營養狀況直接影響了人的生長發育、智力水平和學習、工作能力。在過去,人們對營養與智力的關系的認識還不充分,現在,無數醫學營養學研究研究證實,營養不良會造成人的智力發展水平低下,學習、工作能力低,對人一生的危害巨大,比如一個人在兒童時期營養不良,就可能導致智商降低,學習能力下降,成年后勞動生產率低,收入水平低。
營養物質上智力發育的基石
營養物質上構成zssj系統和維護大腦生理功能的物質基礎。zssj系統的生長發育和營養狀況直接影響大腦的生理功能,大腦的生理功能與智力水平和學習能力密切相關。智力水平與神經遞質(化學物質)或神經生物電的變化有關。這些營養物質包括a—亞麻酸、蛋白質、谷氨酸、氨基丁酸、酪氨酸、亞麻酸、亞油酸、磷脂、葡萄糖、硫胺素、核黃素、煙酸、葉酸、鐵、碘、鋅、硒等。
具體而言,a—亞麻酸是構成腦組織的重要物質,約占腦重的三分之一,同時還是構成長時記憶分子的主要物質;谷氨酸是一種神經遞質,使神經傳導興奮;而氨基丁酸也是一種神經遞質,可抑制神經傳導;膽堿、酪氨酸和色氨酸都是神經遞質前體物質;亞油酸能形成神經髓鞘;磷脂是構成神經元細胞膜的重要物質;VB1、B2、B6、煙酸參與能量代謝;葉酸可保證神經管發育正常;葡萄糖是神經活動能量供應的保證,zssj系統從血液中不斷取得氧與葡萄糖的供應,如供應中斷三、四分鐘都會導致大腦的不可逆的損害。
營養缺乏讓智商打折
孕婦和嬰兒營養不良可導致嬰兒腦發育不良和學習能力降低。碘、鐵、鋅、維生素和必需脂肪酸的缺乏對腦發育造成損害;兒童鐵缺乏可以使兒童聽力和視力減弱,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認知測驗分數低。成年期使女性的工作精度和效能下降。營養流行病學研究證實,嚴重碘缺乏(攝入量低于20μg/日)可以引起地方性克汀病,患者自幼生長發育落后,智力低下。碘缺乏可使兒童智商降低,成年后勞動能力下降。缺乏吡哆醛4周后腦中GABA減少,使其抑制神經系統過度興奮的功能受損。拉丁美洲的巴巴多斯島研究(1996年)發現,嬰兒期患過中重度營養不良的兒童其智商明顯落后于對照組;營養不良的嬰兒到學齡期后有更嚴重的行為問題,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多動癥和記憶力差;嬰兒期營養不良者,在兒童期的學習成績明顯低于正常兒童組。
營養干預讓孩子更聰明
大量實驗證實營養干預可提高智力水平和學習能力。當孕婦血漿中的葉酸水平低時,胎盤和胎兒血漿中的葉酸水平也低;如孕婦口服葉酸,胎盤與胎兒的血漿水平都可以提高。許多實驗發現在受孕前葉酸營養補充劑可以有效地降低嬰兒神經管缺損的發生率。
科學補充微量營養素也可改善兒童的神經行為和發育。華西醫科大學1998年給740名兒童補充鋅和微量營養素10周后,發現兒童的神經行為和發育得到改善。印度Black等在2001年針對439名低收入家庭,體重/月齡小于正常10個百分點的嬰兒(足月小嬰兒)從15天開始直至9個月補充鐵、鈣、葉酸、磷、核黃素,結果發現其心理運動發育指數(PDI)明顯升高。VB6可通過增加酶活性而提高5-羥色胺(5- HT)合成效率。俄羅斯初中學生補充復合<維生素的結果發現學生心理能力提高(包括注意力、jq度和學習成績),學年期末精神疲勞減少。以上實驗均說明營養干預是有效果的。
a—亞麻酸 智力中的神秘物質
人體除了從食物得到脂肪酸外,還能自身合成多種脂肪酸,但有些脂肪酸如a—亞麻酸水人體不能自身合成的,必須通過食物供給人體,因此稱為“必需脂肪酸”。
有證據表明N-3族必需脂肪酸對腦功能有特別作用。DHA則是腦中含量最多的一種脂肪酸,占總脂肪的1/4—1/3。有實驗提示,心理過程和動物的學習行為在一定程度上與這一類的脂肪的幫助。大腦皮層中的DHA主要集中在神經突觸的細胞中,如果缺乏DHA,記憶力判斷能量就會下降。a—亞麻酸和花生四烯酸(AA)是大腦中最豐富的兩種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從出生前至出生后兩歲在嬰兒前腦中持續增加。a—亞麻酸對學生大腦的正常發育、嬰幼兒認知能力的發展和維持正常的智力活動都要重要的作用。 (中國營養學會副秘書長 賈健斌)
長城生物官方網站: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