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在料倉內滯留起拱已成為各種類型料倉不可避免的共同弊病,在料倉上設置KQP型破拱器(專利號:CN200920019778.1)能徹底破除料倉起拱、堵倉、粘倉等現象,使得料倉內物料正常流動,保證生產連續穩定進行。破拱器廣泛應用于 火力發電廠、煤礦及井下煤倉、洗煤廠、水泥廠、混凝土加工廠、鑄造廠、化肥廠、焦化廠、煤氣廠、化工廠、鋁廠、堿廠、鋼鐵廠、礦山、碼頭、食品、糧食、飼料加工廠、鍋爐、制藥廠等重要貯運散裝物料的場合。
全國“兩會”期間,中國黃金集團總經理、黨委書記,中國黃金協會會長宋鑫在新華網“對話新國企·加油十三五”系列兩會網絡訪談中表示,在“十三五”期間,隨著國家戰略的實施,中國黃金行業在“走出去”,特別是在“一帶一路”方面將大有可為。
“一帶一路”給我國礦業發展帶來新機遇
宋鑫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資源稟賦各異,互補優勢明顯,相互合作潛力巨大,加大礦產資源的勘探開發,實現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是沿線國家共同的愿景。在全球礦業持續低迷的背景下,“一帶一路”構想必將進一步拓展礦產資源國際合作的空間。中國礦業目前面臨著部分礦產資源產能過剩、部分礦產資源緊缺的問題,同時,在資金、技術裝備、開發經驗、人才等方面又具有良好優勢,“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將為我國礦業發展帶來新機遇。
黃金產業在“一帶一路”中將大有可為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黃金礦產資源豐富,消費需求旺盛,投資交易活躍,在世界黃金產業價值鏈條中占有重要份額和地位。“一帶一路”輻射中亞、西亞、東南亞、非洲等礦產資源豐富的地區,沿線國家黃金儲量總和約為21000噸,占全球總儲量的41.5%;2014年,沿線國家黃金產量總和為1116噸,占全球總產量的35.6%;全球20大黃金礦山有6座位于該區域,其中烏茲別克斯坦的穆龍套金礦和印度尼西亞的格拉斯伯格金礦以61噸和35.2噸的年產量位列全球黃金礦山前兩位。2014年,沿線國家首飾消費達2025噸,占全球的82.4%;實物黃金投資需求為778噸,占全球的77%。“一帶一路”沿線的上海、香港、新加坡、迪拜、孟買、伊斯坦布爾等地也是全球重要的黃金交易市場。
我國具有黃金勘探開采選冶技術和人才優勢,與沿線國家互補性較強,合作開發黃金資源的潛力和空間極大,我國黃金行業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實施過程中必將有所作為。
目前,中亞、俄羅斯、蒙古國等國家和地區擁有大量的難處理黃金資源,由于技術原因只能成為“呆礦”,這些“呆礦”中往往還伴生銀、銅、鉛、鋅等其它礦產資源。我國黃金產業擁有一批{sjlx}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成果,可有效解決難處理黃金資源和共伴生資源綜合利用的開發難題。如中國黃金集團公司的生物氧化提金技術和銅鉬綜合回收技術在國際上處于{lx1}水平。在中塔澤拉夫尚項目中,我國利用難處理資源開發技術和經驗,針對原工藝藥劑成本高、工藝流程復雜等問題,開發出一種低成本氨氰浸出工藝,不僅解決了歐美礦業發達國家目前尚無法攻克的難題,還為進一步綜合回收伴生銅資源奠定了基礎。
黃金產業在“一帶一路”戰略推進中具有先行優勢
黃金資源開發對基礎設施要求不高,見效快,具有先導和示范意義。黃金價值高、體積小,單位產值的能源、物資消耗少,用水量、三廢排放量小。對當地基礎設施建設條件要求相對較低,特別是在“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初期,電力、交通未正式開通的情況下,依靠柴油發電、自修礦區道路,便能實現基建和生產,具有先導性和示范效應。
黃金產品既是投資品,也是文化消費品,是文化傳承、融合、創新的載體。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發展黃金產業,符合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文化先行的要求,可以成為“一帶一路”上聯通民心、夯牢社會根基的重要抓手。
黃金行業在“一帶一路”中將帶動裝備、行業標準等“走出去”
近幾年,中國一批大型裝備制造企業得到快速發展,形成了世界礦業裝備供應商與服務商的綜合優勢。我國礦業裝備制造水平不斷提高,在產品質量、性能和價格上,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這對于制造水平能力比較欠缺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來說,形成了良好的互利共贏合作基礎。從我們自身來說,可以借助“一帶一路”黃金礦業開發平臺,帶動我國采掘機械、運輸機械及自動化設備等大型成套礦產開發裝備的研制和“走出去”。
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一套系統、先進的黃金行業技術標準,有效地促進了黃金技術發展、行業秩序規范。中國黃金礦業“走出去”的同時,也將推動了中國黃金標準“走出去”,讓更大范圍的國際同行接受和采用中國標準。通過境外黃金礦業開發、工程承包、技術服務、產品出口將中國黃金標準打入國際市場,實現從資金、技術、產品輸出,到規范標準輸出的跨越,從而掌握國際黃金資源配置和價值分配的主動權和話語權。
黃金企業應抱團取暖,形成合力,加快“走出去”步伐
宋鑫{zh1}說,中國黃金集團公司倡導黃金企業間要抱團取暖,以一種開放、共享的心態,加強交流,互鑒互學,合作共贏,形成既有密切合作、又有良性競爭的競合發展共同利益機制和良性發展局面。在“走出去”過程中,各黃金企業,特別是大集團要團結協作,主動出擊,總結汲取以往“走出去”的經驗教訓,取長補短,整合資源,聯合作戰。加大與沿線黃金資源豐富國家的合作力度,聯合勘探、開發境外黃金資源,構建全球配置、開發利用黃金資源的新格局,把黃金行業發展的空間從境內擴大到境外,把國家黃金控制力從國內擴展到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