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我出生在中國廣東潮州,出生時沒有什么特殊的異象,預示我以后成為一個偉大的企業家,或者是一名出色的奸商。目前各種關于我的各種傳記,絕大多數是基于文學演繹的穿鑿附會,你們都不要信。如果我可以選擇我的出生,我寧愿出生在富庶和平的國家。
和多數普通潮汕人一樣,父親安排我祭拜孔子儒學,進入觀海寺小學念書,讀的是一些傳統愛國愛家的思想書籍。我成績既不{yx},也不很差,我就是一個普通的孩子,放在街頭,站在村口,和其他人沒有什么異樣。
如果沒有戰爭,或者我就留在潮州,不會來香港,那么我可能度過平庸的一生,也或者過早死于戰火,或者過早死于饑荒和疾病。當然,也可能僥幸度過這些劫難,現在潮州的某一個街道或村莊,悠閑地踱著步伐,沒有被批判,也沒有鮮花和掌聲。當然,很可能比現在貧窮很多,但不一定就不如現在幸福。
因為日本侵華,我逃到了香港。同時因為后來的中國內戰,我留在了香港沒有返回潮州,我的故事因此開啟,人生被徹底改變。請注意這個關鍵點,這些并不是我想要的,不是我主動選擇的,我也被時代的大潮裹挾到了香港,不是榮耀的移民,而是逃離的難民。我到世界其他地方可能是為了經商和學習,但是我回到潮州故里訪親,純粹是尋找一份家的感覺。
有一些東西不是我想要的,也不是我主動能選擇的,這一點很重要。這就是我的我的人生。但是我在最艱難的被動選擇里,選擇了相對較好的結果,這是我的成功之處。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我寧愿不要這些艱難的選擇。我希望我的孩子們、我的同事們、甚至每一個中國人,都能有主動選擇的余地,從容安排他們的人生,不像我李嘉誠。
我從普通的學徒、店員、街頭推銷員一步一步做起來的,直到塑料花廠的總經理。在其中我積累了不少經驗,那段時間雖然過得非常辛苦,但是非常充實而快樂。我早早失學,沒有讀過太多的書,但是社會就是{zh0}的學堂,我一直在學習,沒有停止過,直到現在。我充分理解失學的痛苦,所以后來援建了汕頭大學。如果我能選擇,我愿意坐在汕頭大學的課堂,而不是香港的寫字樓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