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利靠近洪湖,水域遼闊,水草豐茂,發展河蟹產業具有明顯的地域優勢。當地養殖戶會從洪湖打撈黃絲草移栽到蟹塘,一個池子一般都有3~4種水草,比其它養殖區池子里的藻類豐富。隨著當地蟹農養殖觀念的轉變,監利的河蟹養殖技術和用料檔次都在逐漸提升。據悉,該地區目前的河蟹精養水面為10~12萬畝,蟹料市場總銷量約1.5萬噸。業內人士表示,若7月沒有遭受暴雨洪災,預計今年監利蟹料市場總銷量能達2萬噸。
![](http://zs1.img-/pic/174945/p11/20170302085935_7496_zs.png)
![](http://zs1.img-/pic/174945/p11/20170302085935_4536_zs.png)
![](http://zs1.img-/pic/174945/p11/20170302085935_7496_zs.png)
畜禽的攝食方式為嚼食或啄食,對飼料形狀無特殊要求;魚類為吞食,只要飼料粒徑與魚的口徑相適應,飼料入水后即可被魚類攝食,在飼料溶散時間上也不太講究,正常要求在水中溶散時間不低于0.5h;而河蟹則為抱食,利用兩只大螯將配合飼料送人咀嚼器中磨碎,然后才進入嘴里,因此,要求河蟹配合飼料在水中溶散時間必須在12h以上。
![](http://zs1.img-/pic/174945/p11/20170302085935_7496_zs.png)
上海海洋大學成永旭教授和吳旭干副教授是國際zm河蟹營養和養殖技術專家、是實戰派的表,他們帶領的研發團隊專注于河蟹飼料和養殖技術研究20多年,是全國最強的河蟹研究團隊,擁有全國好的螃蟹飼料和養殖技術研究基地和設備,目前已經解決了河蟹全程投喂飼料養殖的技術難題。為了推動河蟹產業盡快發展,2015年,澳華集團攜手上海海洋大學,就《河蟹全程飼料及配套養殖技術研發項目》達成戰略合作,該項目致力于把成、吳兩位教授及其團隊多年的研發成果轉化為實用技術,讓澳華成為河蟹飼料行業{lx},成為世界全程飼料養殖高品質、大規格河蟹的專家!
![](http://zs1.img-/pic/174945/p11/20170302085935_4536_zs.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