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戰國時期到20世紀70年代這段漫長的歷史時期,根雕在藝術領域中占的比例是很小的。早期的根雕藝術,主要是為宮廷帝王及豪門貴族服務的,只為少數人欣賞和享用。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后,根藝在我國開始廣泛傳播,。特別是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根藝事業更得到迅速發展。20世紀80年代初,是我國根藝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時期。
一件根藝作品形成的過程,就是作者在利用樹根自然美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加工的過程,在這個加工過程中就包括了雕琢。通過對樹根材質的處理,使之可欣賞美感、可傳達內涵,成為根雕藝術品。根雕的原料有上百種樹種,特別是楓樹、花栗、黃荊、龍木、中華蚊母、柞樹、榕樹、櫸樹、杜鵑等材種,質地堅硬、光滑、長勢奇特,而被根藝愛好者廣泛利用。
根藝的審美,主要應注重它的根形美、紋理美、殘缺美、動態美、意境美等方面。每一件作品都是孤品,三分人工七分tr,它美妙自然的形態是不可能去復制的,這正是根藝的難得和獲寵之處。
真正好的根藝材料,并不是那些成材的高大喬木,而是那些在惡劣環境中生長,造成奇形怪狀、腐朽不成材的樹根。朽木枯根并非不可造就,在藝術家手中,它能化腐朽為神奇,變廢物為佳品。從事根的創作要注意四個原則:選取好根材、構思巧妙、根味要濃、意境要深。
根藝的社會效益體現在活躍群眾文化、陶冶藝術情操、反映時代風貌、振奮民族精神、增強國際交流、繁榮藝術市場、促進經濟發展。根藝的酒店精神和經濟效益體現在民族文化的傳承、藝術作品的內涵傳達、文化品味氛圍的營造,擴大文化吸引和服務質量、吸引更多的新顧客和回頭客。
民族的藝術就是世界的,藝術品和工藝品的區別就是靈魂。做有靈魂的藝術品是51A設計機構品牌的保證。51A設計機構十余年來形成了與專業藝術家和藝術鑒賞家長期合作的成熟的產業鏈,能夠做到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質量工藝與藝術效果的{gx}結合,帶來星級酒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的多重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