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藝術品市場上,中國瓷器一直是深受歡迎的保值或增值的收藏品。對于度假酒店陳設而言,粉彩瓷藝術品是具有民族化、特色化、國際化,經得起時間考驗的藝術品選擇之一。
粉彩是中國陶瓷享譽世界的四大名品之一,是借鑒琺瑯彩的制作方法,在清康熙年間創(chuàng)燒的瓷器新品種,筆意雋逸,色彩粉潤,手法豐富,格調高雅,是中國陶瓷藝術中的一顆明珠。康熙晚期粉彩由于初創(chuàng),手法豐富,格調高雅,是中國陶瓷藝術中的一顆明珠。康熙晚期粉彩由于初創(chuàng),彩繪簡單,圖案以花卉為主,傳世器物不多。雍正時粉彩瓷有了很大發(fā)展,器形豐富,制品胎薄透光,釉面白潤如玉,繪畫精致,筆線纖細有力,極為精美。自此,粉彩瓷取代了五彩的地位,躍居于釉上彩繪榜首。乾隆期是粉彩瓷燒制的黃金時期,粉彩裝飾漸趨繁縟,但色彩的呈色已不及雍正時的精細、瑩潤。
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粉彩瓷中的康熙粉彩。
康熙五十二年,引進了銅胎琺瑯不透明的白色彩料,在工藝上又借鑒了琺瑯彩多色階的配制技法,創(chuàng)造出了“粉彩”這一釉上彩新品種。粉彩初創(chuàng)于景德鎮(zhèn)御窯廠,盛行于清宮內廷,廣泛流行于民間。因粉彩為康熙晚期初創(chuàng),工藝尚未定型,故流傳下來的官窯粉彩極其稀少,還帶有五彩與琺瑯彩的某些工藝特征,如色調粉潤,線條纖細等。因處于初創(chuàng)時期,粉彩瓷均胎體厚重,器底無釉。康熙粉彩官窯大器,繪畫內容比較簡單,常以洞石、蝴蝶、花鳥等題材為主,空間留白較多,于疏朗中見典雅,給人留下無盡的回味。民窯常見的粉彩器物中常見的一些畫面潦草的云紋香爐、海燈、花口碗之類,制作粗率,砂底無釉。
1、器型:康熙粉彩器多為盤和少量的文房用具,如水盂等。民窯中常見的粉彩器物多為供器,有爐、尊、瓶、凈水碗、燈、筆筒、碗、盤等。
康熙粉彩瓷器:粉彩花蝶紋盤(一)
2、款識:康熙官窯粉彩多在器底書青花雙圈六字兩行“大清康熙年制”楷款,也有fang寫“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楷款的。康熙民窯早期見有年款器物,以后則不見紀年款器物,這與康熙十六年浮梁縣令禁止在瓷器上書年號及圣賢字跡有關,故康熙民窯粉彩不會有紀年款識器物出現(xiàn)。
康熙粉彩瓷器:粉彩花蝶植物紋瓶(二)
國際化、民族化、特色化,不過時是51A設計機構選擇酒店藝術品的基本標準。51A設計機構擅長星級酒店藝術品設計定制,在行內已有十余年的經驗,專業(yè)的藝術效果和高標準的工藝質量深受酒店和酒店客戶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