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級酒店的藝術品的文化品位最近幾年尤其受到酒店業的重視,是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收的因素之一。酒店藝術品的價值主要體現在民族文化的傳承、藝術作品的內涵傳達、文化品味氛圍的營造、滿足人們身心舒適的需要、吸引高質量客戶回顧率。
下面我們來介紹一下刺繡中的四大名繡:
刺繡,是用繡針引彩線,按設計的花紋在紡織品上刺繡運針,以繡跡構成花紋圖案的一種工藝。刺繡覆蓋地域廣泛,各國各民族都有自成的刺繡優勢。刺繡在我國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漢代刺繡應用范圍廣泛。漢代的皇帝、大地主、大商人、不但用刺繡來裝飾服裝,也應用與室內裝飾。唐、宋時期,刺繡已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清代,刺繡有了新發展,主要表現在:刺繡產品日趨商品化并有出口產品;雙面繡技藝更為完善;出現了一批刺繡藝術家,吸收了西畫的優點,創造了虛實針等針繡。明清以來,具有地域特色的刺繡品種日趨成熟,其中,江蘇蘇州的蘇繡、湖南長沙的湘繡、四川成都的蜀繡、廣東潮州的粵繡成就較高、影響較大,十九世紀中葉成名為“四大名繡”。
1、蘇繡:
蘇繡發源于蘇州吳縣。蘇繡在藝術上形成了圖案秀麗、色彩和諧、線條明快、針法活潑、繡工精細的地方特點。清代,蘇繡稱為江南一帶刺繡的總稱。上至皇室、貴族,下至富貴、普通百姓人家的實用品刺繡幾乎無所不及。
蘇繡特色總結為:齊、光、直、勻、薄、順、密。在論品上又總結為能、巧、妙、神、精工、富麗、高超。蘇繡因其工整、細膩、雅致、清新的傳統藝術特色,名列四大名繡之首。蘇繡題材以名人書畫的形式為主,追求書畫意蘊,文人筆墨氣息。主要有花鳥、山水、仕女圖、貓蝶圖、雙面繡金魚等題材。后來出現了真繡以油畫、照片、水彩等為繡稿,豐富了蘇繡藝術表現力。色線暈色和順,新舊針法并用,層次自然立體感強,其中,繡人物肖像堪稱蘇繡一絕。
2、湘繡:
湘繡主要以湖南長沙為制作中心的地域性刺繡品種。湘繡強調寫實,質樸而優美,生動形象。湘繡在配色上善于運用深淺灰色及黑白色,加上適當的明暗對比,增強了質感與立體感,結構上虛實緊密結合,善于利用空白,突出主題,形成了水墨畫般的素雅品質。湘繡的傳統題材是獅、虎、松鼠等,尤其是以虎最為常見。
被面、枕套、床罩、靠墊、桌布、手帕及各種服飾等仍是湘繡的特長。湘繡動物的繡制比較生動,特別是對虎的表現,威武兇猛,刺繡界有“蘇貓湘虎”之說。中國水墨畫線條、寫意花卉也是湘繡常表現的題材。湘繡畫面顏色相對簡練。畫面題詩、畫繡結合也是湘繡藝術的特點。
3、蜀繡:
蜀繡是以四川省成都市為生產中心的刺繡,以軟緞和彩絲為主要原料,技藝嚴謹精密,講究施針,針法所達百余種,變化豐富,或粗細相間,或虛實繩索合,陰陽遠近表現無遺這些傳統技藝既長于刺繡花鳥蟲魚等細膩的工筆,又善于表現氣勢磅礴的山水圖景,刻畫人物形象也逼真傳神。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繡制一般為被面、枕套、衣、鞋及畫屏等。
蜀繡的發展是清后期,當時四川省勸工總局匯集了當時有名的畫家參與刺繡稿的設計,極大增強了蜀繡刺繡藝術的表現力,提高了蜀繡的藝術價值。摻針、散針、暈針等主要針法的運用,使蜀繡看起來飄逸細致、緊密柔和。蜀繡在繡制時的步驟與其他刺繡也有些不同,所謂“車擰到家”,車就是從刺繡的關鍵部位開始繡,比如從動物的眼睛,花瓣的中心逐漸向四周擴散,“擰”就是從刺繡的外圍逐漸向內加針或減針。繡線粗細皆用,蜀繡的繡稿特點是結構簡練,對花鳥、山水、草蟲等自然畫面或形象都要加工提煉去掉繁瑣,突出主題。
4、粵繡:
粵繡是以廣州為生產中心的zm繡種,又稱“廣繡”。它歷史悠久,國內以故宮藏品為最多,具有代表性。它的構圖繁而不亂,色彩富麗,光彩奪目,針步均勻多變,紋理分明,多使用濃郁的七彩原色及光影變化,具有西方繪畫韻味。它大件為尺高屏風,小如荷包套,多作寫生花鳥,按照民間風俗習慣而富于裝飾味,長以鳳凰、松鶴、牡丹、猿、鹿、雞、鵝、孔雀等為題材,混合組成畫面,頗具特色。
粵繡的色彩、構圖、針法在四大名繡中{zj1}個性,構圖豐滿、繁而不亂,色彩富麗堂皇、氣氛濃烈,具有濃郁的南國地方特色。粵繡題材都以民間喜愛吉祥的百鳥朝鳳、孔雀開屏、三羊開泰等形式,繡面幾乎都離不開孔雀。豐富多變的刺繡針法更是粵繡的特長,特別是裝飾針法在刺繡中的運用,更顯粵繡特色。
民族的藝術就是世界的。做有靈魂的高質量的藝術品是51A設計機構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品牌的保證。51A設計機構十余年來形成了與專業藝術家和藝術鑒賞家長期合作的成熟的產業鏈,能夠做到在保證安全環保的前提下,質量工藝與藝術效果的{gx}結合,帶來星級酒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的多重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