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模鑄造新技術
消失模鑄造技術”(LFC),是采用泡沫塑料制作成與零件結構和尺寸wq一樣的實型模樣,經浸涂耐火涂料,烘干后進行干砂造型,振動緊實,然后澆入金屬液使模樣受熱氣化消失,從而得到與模樣形狀一致的金屬零件的精密鑄造方法。消失模鑄造技術是一種近無余量、成形的技術,適合生產復雜零件,被稱為是“鑄造中的綠色工程”。與其他鑄造工藝相比,它具有諸多優點:(1)鑄件的尺寸精度高、表面粗糙度低;(2)增大了鑄件結構設計的自由度;(3)散砂緊實、無粘結劑,簡化了鑄件生產工序,提高了勞動生產率;(4)容易實現清潔生產等。消失模鑄造技術在汽車行業中,如發動機的缸體、缸蓋、電機殼體等復雜零件的鑄造中已經獲得了廣泛應用。消失模鑄造應用最廣泛的金屬材料主要集中在鑄鐵、鑄鋼等黑色合金上,其相關技術已經相當成熟,但Al、Mg合金的消失模鑄造技術發展相對較慢。比如,Al合金消失模鑄件缺陷較多,廢品率居高不下,應用推廣受阻。目前,制約Al,Mg合金消失模鑄造技術發展的主要問題是:充型能力差,組織粗大、不致密,孔洞缺陷嚴重,導致鑄件力學性能偏低。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近年來研發了一些消失模鑄造新技術。
![](http://zs1.img-/pic/175289/p4/20170308085934_6194_zs.jpg)
![](http://zs1.img-/pic/175289/p4/20170308090027_4755_zs.jpg)
![](http://zs1.img-/pic/175289/p4/20170308085908_1059_zs.jpg)
![](http://zs1.img-/pic/175289/p4/20170308085808_0677_zs.jpg)
精密鑄件
床鑄件退火:
熱處理的退火種類:常見的退火工藝有:再結晶退火,去應力退火,球化退火,wq退火等。退火的目的:主要是降低金屬材料的硬度,提高塑性,以利切削加工或壓力加工,減少殘余應力,提高組織和成分的均勻化,或為后道熱處理作好組織準備等。
機床鑄件wq退火和等溫退火:
wq退火又稱重結晶退火,一般簡稱為退火,這種退火主要用于亞共析成分的各種碳鋼和合金鋼的鑄,鍛件及熱軋型材,有時也用于焊接結構。一般常作為一些不重工件的最終熱處理,或作為某些工件的預先熱處理。
![](http://zs1.img-/pic/175289/p4/20170308090027_4755_zs.jpg)
![](http://zs1.img-/pic/175289/p4/20170308085934_6194_zs.jpg)
![](http://zs1.img-/pic/175289/p4/20170308085908_1059_zs.jpg)
滄州泊頭鑄件基地
滄州
![](http://zs1.img-/pic/175289/p4/20170308085934_6194_zs.jpg)
![](http://zs1.img-/pic/175289/p4/20170308085908_1059_zs.jpg)
![](http://zs1.img-/pic/175289/p4/20170308085655_2938_zs.jpg)
泊頭鑄造業歷史悠久,經文字記載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是zm的“鑄造之鄉”,近與佛山、無錫并稱為“中國三大鑄造基地”,是中國近工業的發源地之一。1987年曾在泊頭西部出土了五十國時期的鐵佛。至明,泊頭的鑄造業漸趨發達,河北中部的鐵器,多出于境內鑄造匠人之手。清,境內鑄造業已聞名遐邇,據資料記載,各省府州縣乃至東南亞地區均有交河人從事鑄造業。近,泊頭與佛山、無錫并稱中國三大鑄造基地。1964年,泊頭農具社制造出了高質量犁鏡,被國家認定達到了全國山西陽城犁鏡的水平。泊頭現有鑄造企業600余家,萬噸以上企業有50多家,擁有熔煉設備1400多臺套,總熔化能力3000噸/小時,年生產能力400 萬噸,年產量達200萬噸。固定資產40億元,從業人員2.8萬人,年產值116億元。產品按用途分:工業品占70%、工藝品占30%;按材質分:HT150占20%,HT250占25%,HT300占10%,QT400占10%,QT450占20%,QT450-700占5%,其他有色金屬鑄件占10%;按鑄造工藝分:粘土砂造型占42%,樹脂砂造型占35%,熔模鑄造占3%,真空造型占10%,實型鑄造占10%(占全國產量的50%以上)。目前,全市生產的大型機床鑄件產量占全國份額的25%,汽車覆蓋件模具鑄件占全國份額的30%,工量具、平臺鑄件占全國份額的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