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透水地坪?
透水地坪系統是一種多孔、輕質、無細骨料的混凝土,由粗骨料表面bao覆一層膠結料相互粘結而形成孔穴均勻分布的蜂窩狀結構,具有透水、透氣和質量輕的特點。透水地面bao括無鋪裝的地面、綠地和通過鋪設透水鋪裝材料,或以傳統材料保留縫隙的方式進行鋪裝而形成的透水型地面。

透水地坪的分類
根據鋪裝地的地質構造、土壤類型及是否有地下工程,可以將透水地坪分為排水型和透水型。排水型是指鋪裝材料為透水型,而墊層或基層為不透水層,雨水通過透水鋪裝后不會繼續下滲而是沿透水材料下方排至路體兩側,最終排至雨水井。它要求地面應有良好的坡度和平整度,目的是為了減少地面徑流。透水型鋪裝是指使用透水墊層或粘結層,從而使雨水能滲入到路基土壤中去,將雨水儲存在土壤中,其強度將較一般道路或排水型路面低。這種鋪裝方式可以實現雨水就地消化,減輕排水壓力,補充地下水資源,可大范圍推廣。
透水地坪作為一種新的環保型、生態型的道路材料,日益受到人們特別是業界的關注,現城市的地表多被鋼筋混凝土的房屋建筑和不透水的路面所覆蓋,與自然的土壤相比,普通的混凝土路面缺乏呼吸、吸收熱量和滲透雨水的能力,隨之帶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而混凝土也因此一直被認為是破壞自然的元兇,但只要使連續空隙得以形成,就能創造與自然環境的銜接點。
作為環境負荷減少型混凝土,透水地坪對于改善和恢復遭受破壞的地球環境是一種創造性的材料,使人類生活與大自然可以和諧相處,可持續的發展下去。

專家把透水混凝土對城市的生態保育功能比喻成“呼吸器”:下雨時雨水滲下去,晴天時土壤中水氣“跑”上來,地表與空氣形成熱量與水分交換,可降低地表溫度,增加濕度,調節氣候。這樣就避免了封閉性混凝土施工造成的地下水位下降、熱島效應等“城市病”。
除去生態功能,城市采用透水混凝土建設道路、廣場,還可以選擇深紅、淺黃、嫩黃等顏色,豐富了城市景觀,在經濟上也劃得來。專家測算,南京適合改造為透水人行道的面積有370萬平米,改造后可蓄水69萬立方米,相當于70臺水泵的排水量;這部分降水混入污水通道處理,多花的污水處理投資更難以估量。而透水混凝土的花費,只相當于好的面bao磚的建設成本。

透水混凝土之所以滲水透氣,在于其“沙其瑪”般的截面結構,水氣通過孔隙滲透。據介紹,透水混凝土通過特殊的膠結料拌合,混凝土顆粒飽和粘結,留有蜂窩樣的孔隙,雖然透氣孔率達17%,但強度仍能達到C30級,卡車都不會壓壞,孔隙還能吸收汽車噪聲,因而也適用于城市快、慢車道;而傳統混凝土是不飽和顆粒,需要砂漿凝結,就阻隔了水氣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