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鍍鋅鍍層與基件為冶金結合,鍍層超過80um、鍍鋅件撞擊時,極易發生鍍層剝落,而滲鋅工藝形成的鋅鐵合金層為擴散型冶金結合,滲層可達100um以上,且表層硬度高,滲層均勻,搬運過程中受撞擊也不會出現滲層剝落。
與熱鍍鋅相比,對緊固件熱鍍鋅有鍍前附加間隙,鍍層厚度難以控制,無論“過規”(鍍層過厚)還是“不過規”均易出現降低緊固作用,公差配合問題始終未得到解決;而真空滲鋅,滲層厚度可在20~120um范圍內控制,滲層厚度在30~50um之間不需附加間隙,解決了緊固件公差配合問題,提高了堅固件作用。

為何滲鋅件不經后處理鹽霧時間很短?做過滲鋅件鹽霧試驗的人都會發現一個表象,那就是鹽霧試驗不到50小時,工件表面特別是有螺紋的標準件會出現紅銹!對滲鋅專業了解不深的人認為是沒滲好,甚至懷疑滲鋅工藝本身存在問題。那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根據滲件表面的材料成分分析,從里到外分別是鐵基體-鐵鋅合金-鋅鐵合金-氧化鋅+少量氧化鐵。由于滲件表面的特殊性,因此在鹽霧試驗初期存在的少量氧化鐵就會出現斑點紅銹,也有的會成片出現,感覺就象鹽霧時間沒有達到!滲鋅質量有問題。

滲鋅層比其它金屬滲層均勻得多,當處理形狀比較復雜的部件時,滲鋅具有突出的優點。無論是螺紋、內壁或凹槽等部位,滲層的厚度幾乎相同。和熱鍍鋅相比,滲鋅層具有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而且,滲鋅層與鐵的電位差,比鋅與鐵的電位差小,作為陽極性保護層,滲鋅層具有更好的防蝕效果。
目前,滲鋅法被廣泛用于彈簧、緊固件、鋼管(尤其是細長鋼管)以及需要嚴格控制尺寸誤差的零部件的防蝕。
真空滲鋅是利用鋅的蒸氣形成滲鋅層的,它是以鋅粉為原料在轉動的密閉真空容器中,被加熱的滲件在真空條件下與鋅粉接觸,通過相當復雜的物理化學反應過程,使鋅浸入到鋼鐵制件表層,在基件表層形成均勻的鋅鐵合金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