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立克柱式或多力克柱式DORIC ORDER
![](http://zs1.img-/pic/179845/p2/20170412192308_8450_zs.jpg)
是一種沒有柱礎的圓柱,直接置于階座上,由一系列鼓形石料一個挨一個壘起來的,較粗壯宏偉。圓柱身表面從上到下都刻有連續的溝槽,溝槽數目的變化范圍在16條到24條之間。它來自于古埃及,有名的法國埃及學者所命名的先陶立克柱式,是這種希臘柱式的先驅。希臘多立克柱式(Doric Order)的特點是比較粗大雄壯,沒有柱礎,柱身有20條凹槽,柱頭沒有裝飾,多立克柱又被稱為男性柱。雅典衛城(Athen Acropolis)的帕提農神廟(Parthenon)即采用的是多立克柱式。
安裝時,若需拼接,應事先測量好拼裝尺寸和角度,并在平整地方進行預拼裝,縫隙不大于3mm。粘結砂漿作拼接粘結材料,砂漿稠度可銷大些,采用薄層滿粘法進行。拼接時要求稍微、均勻用力擠壓錘打,以使灰縫滿足要求。 拼接完灰縫應用灰刀勾平,使grc構件成為一體。干燥后,若grc構件拼縫處留有多余粘結砂漿可用砂紙進行打磨。
![](http://zs1.img-/pic/179845/p3/20170412154106_6270_zs.jpg)
陶立克柱式:柱高是柱徑的4—6倍。柱身有20個尖齒凹槽,柱頭有方塊和圓盤組成,柱式造型粗壯渾厚有力!
科林新柱式:柱高是柱徑的10倍,柱身有24個平齒凹槽。柱頭有毛茛葉飾組成,柱式造型纖巧華麗!
愛奧尼柱式:柱高是柱徑的9—10倍,柱身有24個平齒凹槽,柱頭帶有兩個渦卷,柱式造型優美典雅!
希臘時期有三種:多立克、愛奧尼、科林斯,羅馬在此基礎上有增加了兩種。塔司干:無柱身無槽;
混合柱式:是愛奧尼和科林斯混合。
羅馬柱式比例更為細長,線腳裝飾更為復雜!
![](http://zs1.img-/pic/179845/p3/20170413132247_0376_zs.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