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使用空氣預熱器
日常使用中,要做好空氣預熱器的維護,實現對該設備的有效使用,應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鍋爐停運后要認真進行漏風試驗,及時xc漏風點。對產品所在的膨脹點檢查要做到使其在運行中不膨脹受阻引起鋼管斷裂漏風。第二,產品的入口風溫控制在20℃以上,可在送風機、一次風機進入設備前風道中加裝暖風器系統。第三,沒有采用暖風器系統的設備,冬季時要根據室外氣溫情況開大送風機,確保入口風溫。
其次,在鍋爐負荷變化時,可根據煙溫高低相應進行調整。要加強巡回檢查發現送風機、一次風機風道振動,及時進行運行調整,合理避開送風機、一次風機的喘振點。針對這些要注意以下方面:
鍋爐送風機已采用液偶調節;尾部煙道部位吹灰工作要每班進行一次;冷態點火開爐投粉前必須在尾部煙道煙氣溫度上升到400℃以上再觀察設備的各部溫度;鍋爐投粉后煤油混燒時間不得過長;鍋爐正常運行中,爐膛負壓要趨于合理;在保證wq燃燒的前提下,合理降底過量空氣系數,維持低氧燃燒。
![](http://zs1.img-/pic/177816/p4/20170330091757_7846_zs.jpg)
![](http://zs1.img-/pic/177816/p4/20170330091800_5332_zs.jpg)
著火原因分析
大量未燃盡的可燃物沉積在傳熱元件上是空預器著火的必要條件,也是關鍵所在。空預器的傳熱元件由薄板組成,排列很密,單位體積受熱面很高,在其下部金屬溫度低,低負荷運行時很低,很容易積灰。在鍋爐最初調試階段,在點火(油點火)以及長期低負荷運行的情況下(投油),因燃燒不wq,從爐膛帶來的凝結油霧和未燃盡的可燃物堆積在空預器中層下部及冷端傳熱元件上,這是著火的根源。
造成大量油霧和未燃盡可燃物堆積在空預器上的主要原因有:
⑴機組設備故障多,運行調試人員經驗不足,造成調試周期過長,燒油過多,而且燃燒不好;
⑵油壓或霧化汽壓不適當,汽孔、油孔堵塞,霧化不佳;
⑶配風不當;
⑷點火器漏油;
⑸長期低負荷運行,鍋爐啟停次數多;
⑹空預器吹灰器未能有效投入。在鍋爐啟動和低負荷運行時,由于冷端金屬溫度低,使空預器易積灰,這時應加強吹灰。然而由于某些原因啟動初期吹灰介質的汽壓和汽溫不足,過熱度低,吹灰效果不理想。
![](http://zs1.img-/pic/177816/p4/20170330091759_6127_zs.jpg)
![](http://zs1.img-/pic/177816/p4/20170330091755_9735_zs.jpg)
搪瓷管空氣預熱器防止超溫的措施
鍋爐燃燒調整只能緩解再熱器管壁超溫,不能解決。要解決管壁超溫問題,重在慮改善再熱器管內蒸汽流量分配、提高管材等級等方案。
1、改進系統結構設計,減小熱偏差
在低溫再熱器和高溫再熱器之間增設混合聯箱,進行左右交叉,并在中間管排管口上增加節流孔。按照理論分析,采取該項措施后,可大大減小管屏間的熱偏差,從而減小管子的壁溫偏差,降低中間管排壁溫。
2、提高管材等級
再熱器運行壓力低,在未改善管內蒸汽流量分配的前提下,用氧化溫度更高的材料來換T22材料是必要的。所用的材料是SA231—T91,它的溫度上限為650℃,主要用于電站鍋爐過熱器、再熱器管。其主要特點是高溫持久性能、蠕變性能優異,沖擊韌性好,用于金屬壁溫≤625℃的高溫過熱器和金屬壁溫≤650℃的高溫再熱器管排及超臨界鍋爐高溫集箱和主蒸汽管道;具有良好的冷加工性能和傳熱性能。高一檔材料是SA213—TP304H,它的溫度上限為704℃,但其成本更高。就現階段來看,提高管材等級,采用溫度更高的材料,是防止高溫再熱器超溫的最直接而有效的措施。陽光公司已對3、4號爐氧化嚴重的部分管子更換為SA213—TP304H管材,目前運行良好。
綜上所述,引起高溫再熱器管壁超溫的原因諸多,還需要從再熱器的結構設計、管材的選用、運行操作調整等多方面綜合慮,方能解決再熱器管壁超溫,保障鍋爐的安全可靠運行。
![](http://zs1.img-/pic/177816/p4/20170330091756_8466_zs.jpg)
![](http://zs1.img-/pic/177816/p4/20170330091755_9735_zs.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