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簧機廠家給大家說說彈簧表面油漆工藝。
(1)浸涂工藝。
浸涂工藝就是將彈簧放人油漆槽中浸漬,然后取出,讓表面多余的油漆液自然滴落,經過干燥后在彈簧表面上被覆蓋一層漆膜。
浸涂法生產效率高,可適用于機械化、自動化生產,而且技術簡單、操作方便。但油漆揮發較快,含有重質顏料的油漆以及雙組分漆料(胺固化環氧漆、聚氨酯漆等)均不宜采用。浸涂法的漆膜不夠平整,易產生上薄下厚,邊緣流掛的現象。
(2)噴涂工藝。
噴涂是利用噴槍將油漆噴成霧狀微小顆粒在彈簧表面上均勻沉積一層漆膜。
噴涂工藝效率高,施工方便,適應性強,而且漆膜厚薄比較均勻、平整、光滑。但噴涂法對油漆的有效利用率僅70%—80%左右,同時比其他方法需要更多的溶劑,這些溶劑又將全部揮發而損耗太大。另外,由于油漆霧粒擴散彌漫及溶劑的揮發,造成環境污染,影響工人健康。
(3)靜電噴工藝。
將熱固性粉末通過噴腔口時的一瞬間,感應上負電荷,在與壓縮空氣的作用下,將塑粉均勻地涂敷于彈簧的表面。然后將噴涂好的彈簧經150—180℃的溫度在烘箱中加熱保溫(塑化),形成一種光潔牢固的表面保護層,一般保溫時間為40—60min。
這種工藝生產具有效率高、適宜流水作業生產、產品質量好、漆膜厚度均勻、附著力好等優點。
(4)其他工藝。
隨著主機結構的變化和彈簧在工作時工況條件的日趨苛刻,為了提高彈簧的使用壽命,如氣門彈簧等的表面防蝕處理改為在彈簧清洗后,上特殊防銹油(脂) 來替傳統的氧化或鍍層處理。
![](http://zs1.img-/pic/188183/p2/20170531181319_2061_zs.jpg)
在我國大陸地區,彈簧的生產處在手工制作的時間有很長一段,隨著技術的積累,也興起了幾家生產彈簧機的廠家,以洛陽機為表,但是設備技術穩定和精度上與德日等企業有一定差距,特別是控制部分,上世紀九十年中,我國臺灣的東北(EN僑鼎)彈簧機開始在國內銷售,慢慢繁榮了我國彈簧行業,也帶動了一批彈簧機周邊設備的生產企業,----隨著彈簧機技術的成熟我國也出現了幾家有規模的彈簧機設備生產企業像MAX、金元發、永騰、精業等...
彈簧機現狀
彈簧機已經成為一種通俗的稱謂,因為彈簧不僅是原始的那種螺旋的了,出現了各式各樣的形狀---行業內稱之為線成型機。
彈簧的豐富和精密度的提高也對彈簧機的要求更高, 這時德國的WAFIOS,日本的ITAYA,MEC等企業憑借多年的技術積累,已經研發出各種數控的多款機型,WAFIOS的設備始終站在彈簧機行業的罪高層--技術成熟、設備穩定、控制軟件人性化、輔助工具豐富多樣。日本的彈簧機設備則是憑借日本精密工業的發展開發出來了多款精密型的彈簧機可以做到線徑0.03mm的彈簧產品,像我們心臟手術中常用的一款彈簧支架,高級原子筆等精密儀器儀表上的彈簧均可穩定快速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