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鋰離子電池內部化學材料的特性,鋰離子電池有一個合理的工作溫度范圍(常見的數據在-40℃~60℃之間),如果超出了合理的范圍使用,會對鋰離子電池的性能造成較大的影響。
![](http://zs1.img-/pic/191892/p14/20170707154531_7220_zs.jpg)
不同材料的鋰離子電池,其工作溫度范圍也是不一樣的,有些具有良好的高溫性能,有些則能夠適應低溫條件。鋰離子電池的工作電壓、容量、充放電倍率等參數都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發生非常顯著的變化。長時間的高溫或低溫使用,也會使得鋰離子電池的壽命加速衰減。因此,努力創造一個適宜的工作溫度范圍,才能夠大限度的提升鋰離子電池的性能。
![](http://zs1.img-/pic/191892/p14/20170707154523_6315_zs.jpg)
除了工作溫度有限制之外,鋰離子電池的存儲溫度也是有嚴格約束的,長期高溫或低溫存儲,都會對電池性能造成不可逆的影響。
鋰電池沒有使用完可以充電,當相機提示電池不足,就可以充電了,其壽命主要是取決于充電次數,一般600次左右。鋰電池由于內阻極小,不能用短路的辦法放電(即使普通5號鎳氫充電電池放電也要串一只十幾歐姆小電阻),否則,強大短路放電電流,極有可能使電池嚴重發熱、電極燒壞,致使電池報廢(充不進電)!
![](http://zs1.img-/pic/191892/p14/20170707154526_6427_zs.jpg)
現在數碼相機、手機、筆記本電腦等使用的鋰離子電池都采用智能充電,說明書都有提示,一般3-5小時(時間不一)充滿電自動停止,沒有必要象有些人誤導什么前幾次每一次要充十幾個小時,而且充電以前要放凈電!這是不正確的說法!!!!!!!
鋰電池、鎳氫充電電池等充滿點后,在充滿電后,其空載情況(不工作)下,一般要比標稱電壓高15%--20%左右,這是正常現象,隨著充電次數增加,幾百次以后,逐步降低,充電時間也變短,直至電池老化,充不進電了,即電池報廢。
I50是3.7V鋰電池,充滿電,在空載情況下,用萬用電表測量電壓應該在4.2V-4.5V左右,就好比剛買的1.5V新電池,應大于1.5V,在1.6V左右。如果I50是3.7V鋰電池充滿電用萬用電表測量電壓才3.7V或小于3.7V,將電池裝入設備(如數碼相機),滿載(電路工作)后,電壓急劇下降,致使設備不能工作,其實電池已經沒有電了!
機為例,使用過一段時間的手機,可以很明顯的感覺到手機電池“不耐用”了,剛開始可能{yt}只充一次,后面可能需要{yt}充電兩次,這就是電池壽命不斷衰減的體現。
![](http://zs1.img-/pic/191892/p14/20170707154522_6905_zs.jpg)
鋰離子電池的壽命分為循環壽命和日歷壽命兩個參數。循環壽命一般以次數為單位,表征電池可以循環充放電的次數。當然這里也是有條件的,一般是在理想的溫濕度下,以額定的充放電電流進行深度的充放電({bfb} DOD或者80%DOD),計算電池容量衰減到額定容量的80%時,所經歷的循環次數。
日歷壽命的定義則比較復雜,電池不可能一直在充放電,有存儲和擱置,也不可能一直處于理想環境條件,會經歷各種溫濕度條件,充放電的倍率也是時刻在變化的,所以實際的使用壽命就需要模擬和測試。簡單的說,日歷壽命就是電池在使用環境條件下,經過特定的使用工況,達到壽命終止條件(比如容量衰減到80%)的時間跨度。日歷壽命與具體的使用要求是緊密結合的,通常需要規定具體的使用工況,環境條件,存儲間隔等。
日歷壽命比循環壽命更具有實際意義,但由于日歷壽命的測算非常復雜,而且耗時太長,所以一般電池廠家只給出循環壽命的數據。如需要獲得日歷壽命的數據,通常要額外付費,且要等待很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