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陶瓷纖維制造工藝、方法與技術快速發展
目前,“電阻法噴吹成纖、干法針刺制毯”和“電阻法甩絲成纖、干法針刺制毯”仍為國際上陶瓷纖維生產的兩種典型的工藝技術。由于陶瓷纖維的應用范圍越來越擴大,以及隨著高新技術的發展,要求陶瓷纖維產品向功能性方向發展,以滿足特定領域內所需的專用功能性產品,如使產品具有優良的耐高溫性能、機械力學性能、柔韌性能和可紡性能等。
在制造方法方面,熔融法與化學法(膠體法)同時并存且同步發展,以適應不同品種用途的需要。熔融法常用于生產非晶質(玻璃態)纖維,其技術含量低,生產成本低,產品的應用量大面廣,主要用于工業窯爐、加熱裝置耐火、隔熱應用領域中的基礎材料?;瘜W法用于生產多晶晶質纖維,該法技術含量高,生產成本也高,附加值高,但產品仍較少,主要用于1300℃以上高溫工業窯爐的耐火隔熱及航天、航空、核能等{jd0}技術領域。
![](http://zs1.img-/pic/160781/p7/20170505111655_3843_zs.jpg)
![](http://zs1.img-/pic/160781/p7/20170505111646_4048_zs.jpg)
3 提高陶瓷纖維生產原料的純度,發展生產能力較
陶瓷纖維的產品質量主要取決于原料的質量,一些工業發達國家的陶瓷纖維生產企業都是以高純度合成粉料為原料,使熔融法生產的非晶質纖維化學組成中的Fe2O3、Na2O、CaO等有害雜質的含量低于1%,從而提高了纖維板的質量和耐熱性能。
4 大新產品研制開發力度
一般是對現有的工藝設備和生產工藝進行改造與完善,生產功能性產品,擴大應用領域。新產品的開發主要有:晶質氧化鋁連續長纖維、復合材料生產用的新型纖維增強體和納米結構晶質氧化鋁連續長纖維的開發等
陶瓷纖維的化學組成與結構性質
1 陶瓷纖維的化學組成
2 陶瓷纖維的結構性質
![](http://zs1.img-/pic/160781/p7/20170505132919_6545_zs.jpg)
陶瓷纖維的直徑一般為2μm~5μm,長度多為30mm~250mm,纖維表面呈光滑的圓柱形,橫截面通常是圓形。其結構特點是氣孔率高(一般大于90%),而且氣孔孔徑和比表面積大。由于氣孔中的空氣具有良好的隔熱作用,因而纖維中氣孔孔徑的大小及氣孔的性質(開氣孔或閉氣孔)對其導熱性能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實際上,陶瓷纖維的內部組織結構是一種由固態纖維與空氣組成的混合結構,其顯微結構特點在固相和氣相都是以連續相的形式存在,因此,在這種結構中,固態物質以纖維狀形式存在,并構成連續相骨架,而氣相則連續存在于纖維材料的骨架間隙之中。正是由于陶瓷纖維具有這種結構,使其氣孔率較高、氣孔孔徑和比表面積較大,從而使陶瓷纖維具有優良的隔熱性能和較小的體積密度。
陶瓷纖維毯又稱硅酸鋁纖維毯,因其主要成分之一是氧化鋁,而氧化鋁又是瓷器的主要成分,所以被叫做陶瓷纖維毯。陶瓷纖維毯主要分為陶瓷纖維噴吹毯和陶瓷纖維甩絲毯,陶瓷纖維甩絲毯因纖維絲長,導熱系數小,在保溫性能上要優于陶瓷纖維噴吹毯。大多數保溫管道施工多用陶瓷纖維甩絲毯。
![](http://zs1.img-/pic/160781/p7/20170505111648_4969_zs.jpg)
陶瓷纖維毯采用硅酸鋁陶瓷纖維長絲經特別的雙面針刺工藝成型。經過雙面針刺工藝后大大提高了纖維的交織程度、抗分層性能、抗拉強度和表面的平整度。纖維毯不含任何有機結合劑,以確保陶瓷纖維毯在高溫、低溫工況下均具有良好的可造性和穩定性。
產品說明:
顏色潔白、尺寸規整,集耐火、隔熱、保溫于一體。不含任何結合劑。在中性、氧化氣氛下長期使用時仍能保持良好的抗拉強度、韌性和纖維結構。耐溫為950-1400℃。
![](http://zs1.img-/pic/160781/p7/20170505111658_3505_zs.jpg)
典型應用:
航天、鋼鐵、石化的高溫絕熱保溫;設備防火絕熱;工業窯爐、加熱裝置壁襯、背襯絕熱保溫;高溫設備絕熱保溫;高溫管道絕熱保溫;電器元件隔熱防火;高溫墊片;模塊、折疊塊原料。
技術特性編輯
陶瓷纖維毯具有低導熱率、低熱容量、優良的化學穩定性、 優良的熱穩定性、及抗震性、優良的抗拉強度、優良的吸音性,就保溫耐火材料中了{jj0}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