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環氧樹脂固化劑通常為粘度較大、透明、均相、淺色的環氧多胺加成物水溶液。制漆、調色、添加助劑一般都在水性環氧固化劑中進行。B組份直接采用水性環氧樹脂乳液分裝即可。B組份如果采用標準油性液體128環氧樹脂、應該預先用活性環氧稀釋劑適當降低粘度。

與普通油性環氧樹脂組合物相比,水的釋放是水性環氧的主要問題,尤其對于較厚涂層或填充層。較厚涂層在油性體系里,溶劑的釋放不良或最終的殘存,會影響涂層的硬度、溶劑會長期存在涂層中。水性環氧樹脂體系不同,要求大部分的水在固化成膜之前揮發出來,否則容易出現涂層病態,如開裂、翹起等。
通過適當的方法在環氧樹脂分子鏈中引入羧酸、磺酸等功能性基團,中和成鹽后的環氧樹脂就具備了水可分散的性質。常用的改性方法有功能性單體擴鏈法和自由基接枝改性法。功能性單體擴鏈法是利用環氧基與一些低分子擴鏈劑如氨基酸、氨基苯甲酸、氨基苯磺酸等化合物上的胺基反應,在環氧樹脂分子鏈中引入羧酸、磺酸基團,中和成鹽后就可分散在水相中。自由基接枝改性法是利用雙酚A環氧樹脂分子鏈中的亞甲基活性較大,在過氧化物作用下易于形成自由基,能與乙烯基單體共聚,可將丙烯酸、馬來酸酐等單體接枝到環氧樹脂分子鏈中,再中和成鹽后就可制得能自乳化的環氧樹脂。

化學改性法又稱自乳化法,即將一些親水性的基團引入到環氧樹脂分子鏈上,或嵌段或接枝,使環氧樹脂獲得自乳化的性質, 當這種改性聚合物加水進行乳化時,疏水性高聚物分子鏈就會聚集成微粒,離子基團或極性基團分布在這些微粒的表面,由于帶有同種電荷而相互排斥,只要滿足一定的動力學條件,就可形成穩定的水性環氧樹脂乳液,這是化學改性法制備水性環氧樹脂的基本原理。根據引入的具有表面活性作用的親水基團性質的不同,化學改性法制備的水性環氧樹脂乳液可分為陰離子型、陽離子型和非離子型三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