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太陽能市場始終以平板集熱器為主,是因為國外太陽能系統設計理念的不同。國外系統一般采用間接系統、分體式系統和閉式承壓系統,這類系統一般初投資高,但系統可靠。維護成本低。
針對這類系統,平板集熱器體現出其自身的技術優勢:
1)平板集熱器最適合用于承壓系統;
2)最適合于雙循環的太陽能熱水器;

3)最有利于實現太陽能熱水器與建筑結合;
4)系統壽命長,維護費用低;
5)大多數情況下可以提供更多的生活熱水;
6)平板集熱器用于太陽能采暖系統時能較方便解決非采暖季節的系統過熱問題。因此,在太陽能系統工程。
分體式太陽能熱水器和對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有要求的場所,平板集熱器比全玻璃真空管集熱器在系統壽命。系統維護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
太陽能行業是節約能源的主力軍之一,是目前國家大力推崇的節能改造方式,被稱之為朝陽產業。但由于各種原因,雖然有利好政策支持的太陽能行業依然遭遇發展瓶頸。
如果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國家將太陽能行業納入到合同能源管理之中,那么就相當于一股活水注入到太陽能行業,這樣既能減輕太陽能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經濟壓力,同時也會促進企業在管理方式和運作方式上實現轉型升級,讓太陽能行業迎來新的市場發展機遇。
新常態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對穩定的狀態。這是一種趨勢性、不可逆的發展狀態,意味著中國太陽能產業已進入一個與過去不同的新階段。我國光熱產業當前的經濟新常態,實質上就是產業發展告別過去傳統粗放的高速增長階段,進入{gx}率、低成本、可持續的中高速增長階段。

新常態下,產業結構發生深刻的變化,不斷優化升級。目前正在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發展,從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從產量大國向品質大國邁進,從制造型產業向fu務型產業發展。產品結構從真空管產品一枝獨秀到與平板太陽能并重發展;市場結構從零售市場為主向與工程市場同步發展;技術結構從以提供生活熱水為主向制冷、采暖、烘干、蒸汽等系統集成技術發展。由此需要我們正確認識中國光熱產業發展的階段性特征,進一步增強信心,適應新常態。
新常態下的光熱產業發展,產業將會更加穩定,產品質量將不斷提升。新常態,新風景,我國的太陽能利用產業和市場發展,將迎來新的歷史時期、新階段和新水平。
在全球氣候變暖的環境下,太陽能作為杰出的新能源應用的表,備受世界各國的青睞。在低碳節能潮流中,以光熱技術為主的太陽能已經應用到各行業,不斷改善著能源結構。太陽能熱水器屢見不鮮,然而當空調遭遇太陽能時,又是怎樣的一個情景呢?
前不久,新型太陽能產品——太陽能空調的問世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研發人員面對太陽界記者采訪時表示:“太陽能空調既節能又環保,清潔能源的特點決定了它極具優勢的發展前景;更重要的是它與我國強調綠色、節能的宏觀政策導向一致。從長遠來看,太陽能這種可以源源不斷供應的新能源必將在空調行業的利用中大有作為。”

據行業數據調查顯示,在日常建筑能源應用中,空調能耗占了整個建筑能耗58%以上,空調用電占大中城市夏季用電高峰負荷的30%以上,耗電式的傳統空調給現在的電力供應帶來了巨大壓力。各地在用電高峰期拉閘限電屢屢發生。從根本上來講,解決建筑空調能耗問題必須從能源獲取角度上著手。
太陽能制冷空調器由太陽能集熱器,紅外輻射、吸收或吸附式轉換器,控制系統和終端組成。該產品技術含量高、綜合功能全,不僅能制冷,還可以調節室內濕度、負氧離子濃度,帶給人們溫馨、舒適的居室環境的同時,節能可達70%以上。

太陽能空調采用溴化鋰吸收式制冷模式制冷。具體來說,就是使熱媒水在接近真空的低壓環境中蒸發氣化實現制冷目的,從吸收式制冷機流出的冷媒水通入專用空調柜機或掛機實現制冷的目的。
據太陽能行業研究人士分析,重視以太陽能光熱為重點的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已成為全球的共識,太陽能成為世界各國倍受寵愛的替能源。經10余年創新發展,我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無論在規模、數量、市場成熟度,還是在核心技術、品牌塑造都超過世界水平,自有技術比例達到95%以上。太陽能利用已成為再生資源利用的重要組成部分,位居五大非化石能源之首,被列入國家政策法規范疇并進入了強力推廣與應用的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