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既是滿足社會生活需要的物質財富,還是寄托和比附品格的文化載體,是我國文化遺產中的瑰寶,是星級酒店雕塑擺件陳設的gd選擇之一。
在幾千年的發展歷程中,人們根據瓷器的釉彩將其分為了青瓷、白瓷、彩繪瓷、顏色釉瓷四大類。
白瓷種類:早期白瓷、刑窯、定窯、景德鎮窯、德化窯。
1、早期白瓷:中國發明了白瓷,為后世各種顏色釉瓷、彩繪瓷提供了創造白瓷發展的基礎。白瓷發源于北方,北齊白瓷釉色中泛青黃,隋代胎體白度較高,已不見明顯的白中閃黃或閃青的跡象。
宋早期白瓷葫蘆溫壺
2、刑窯:是唐代名窯之一。刑窯白瓷可分為兩類:一類為精細產品,胎體輕薄,胎質堅實致密,胎土細膩潔白,瓷化程度高,叩之有金屬聲,曾被當做樂器使用。其釉質瑩潤,釉色晶瑩潔白或略帶乳白,胎薄,制作極為規整;另一類為粗瓷,胎粗厚,呈灰白色,大多施化妝土,釉色白中閃黃,器內滿釉,器外施釉不及底,主要供日用。
刑窯白瓷瓷器
3、定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窯址主要在今河北省曲陽縣澗磁村,創燒于唐代,是晚唐及五代時期的重要瓷窯之一,唐代以白瓷為主,產品有精粗之分,精細的的白瓷不施化妝土,胎色白而細膩,釉面柔潤,是唐代wei一可與刑窯媲美的窯場。五代以后,定窯成為北方白瓷之最。北宋、金代,成為白瓷之冠。
定窯的胎土一般經過精心挑選,器物不施化妝土,壁厚均勻,近口沿處尤薄。其白釉略帶牙黃色,俗稱“象牙白”。釉面往往有流淌痕,俗稱“淚痕”。定窯瓷器的胎體修削得十分精細,器物外壁往往有修坯時留下的旋削痕,有“竹絲刷紋”之說。定窯的裝飾技法有刻花、劃花、印花。題材豐富,線條清晰,布局嚴謹,層次分明。往往在器物的口沿用金、銀、銅等金屬包鑲。
定窯白瓷瓶
4、景德鎮窯:江西景德鎮窯故屬饒州,主要燒制青瓷和白瓷。
青白釉瓷胎呈灰白色,質地堅致,胎體勻薄,碗、盤類器胎薄處可光照見影,釉色多白中閃青,釉面透明度強,聚釉處呈水綠色,釉薄處泛白,這種特點非常有利于紋飾的表現,使其更具有立體感。在裝飾方面,景德鎮窯白瓷主要流行刻花和印花。紋樣有牡丹、菊花、飛鳳、蓮荷、孩童攀花、水波、一束蓮、雙魚、人物等,構圖日趨復雜。釉色純凈、造型美觀、線條優美協調。
卵白釉是元代景德鎮窯在青白釉的基礎上創燒的白釉瓷器,釉色似鵝蛋,呈現失透的白中微泛青的色調,胎質細膩潔白,胎體厚重,碗、盤類器物的底足更為厚重。釉粘度較大,釉質較厚且潤澤失透,釉色白中微閃青色如鵝蛋色。卵白釉器形以碗、盤、高足杯居多,以印花為主要裝飾技法,且多在器內印花,圖案題材以纏枝花卉紋常見。
永樂白瓷的胎體細膩,輕薄似脫胎,光照見影,通體滿釉,僅足端處無釉,足墻轉折處釉色白中微微閃青泛黃,釉質溫潤肥腴、柔和甜美,被稱為“甜白瓷”。器上多有暗刻花紋,含蓄雅致。甜白釉的燒制成功,是中國白瓷制作工藝達到頂峰的標志。
景德鎮青白釉瓷器
卵白釉瓷盤
景德鎮甜白瓷瓷瓶
5、德化窯:位于福建省德化縣,成為明清時期中國具有代表性的白瓷品種之一。白瓷燒于明代后期,并成為明清時期中國具有代表性的白瓷品種之一,不僅在國內廣受觀影,還大量用于外銷。德化白瓷胎色純白,為歷代白瓷中白度{zg}的一個品種。燒成后胎質致密、透光性好,迎光透shi呈肉紅色。釉質光潤如凝脂,在光照下釉色白中隱約呈現乳白或牙黃色。
德化窯的主要品種除日用器皿外,還有瓷塑和fang青銅、犀角造型的供器(尊、爐、杯之屬),制作精良,為其他民窯窯場所不及。德化窯瓷塑久負盛名,如達摩、觀音、彌勒等佛教造像,不僅能形象地表現外貿,還兼顧神韻,注重細節的刻畫,具有強烈的真實感和高度的藝術性。
德化白瓷人物擺件
51A設計機構擅長專業藝術品設計定制,繼承和發展民族文化遺產是51A設計機構的責任,十余年不懈的為民族文化藝術的發揚貢獻著自己的力量,深受客戶和業界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