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以來許多進口的環氧材料,要求采用一種'溴化氫-冰乙酸非水滴定法'進行質量控制。這種方法比國內長期普遍采用的鹽酸返滴定法快速、準確、靈敏,不僅能測定常用環氧樹脂且適用于有填料或深色環氧地坪材料的快速測定。與鹽酸法相比,檢測時間短、終點易判定、數據更準確集中、適用范圍廣。但溴化氫-冰乙酸非水滴定法使用更加安全、價廉、簡便。溴化氫-冰乙酸法在國內未被廣泛采用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使用的標準滴定液國內無供應。中科院蘭州化物所、西北工大材料院科研人員,通過測試方法的研究與試驗自制了專用試劑,使該方法得以完善并建立了企業標準。經幾家有關單位試用反映良好,解決了多種進口環氧材料長期質量控制的需要。

水性環氧的形態
樹脂通過不同的水性化途徑可形成三種水分散形態:①水溶性;②膠束分散型;③乳液。
環氧樹脂自身為熱塑性的線型結構,受熱后固態變為液態,高粘度變為低粘度,只有與固化劑配合使用才具有實用價值 (純正的單組分水性環氧體系也需加入潛伏型固化劑)。因此水性環氧體系應bao含水性環氧樹脂和水性環氧固化劑,同樣,它們分別通過不同的水性化途徑可形成三種水分散形態。
因此水性環氧體系具有更多的選擇組合(理論上具有9種的形態組合),但也增加了選擇難度。同時在實際應用過程,通過加入大量的顏填料、助劑等,提高水性環氧體系應用性能同時也掩蓋了水性環氧體系的不足甚至嚴重缺陷,這將增大更多的不確定因素和復雜性。

環氧地坪起水泡多發生在一樓或地下室,有時二樓以上也時有發生,環氧地坪起水泡一般在施工后不久就發現,有的上午鋪貼的環氧地坪下午就有水泡。水泡由小到大,不斷發展,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停止。氣溫越高,水泡就越容易發生,發展的速度也越快。水泡形狀各異,其大小不一。有的水泡直徑達1m以上,高度達20~50mm。 水泡的產生與施工地區沒有明顯的關系,同一地區有的嚴重,有的較輕,有的完好。同一小組操作,同一材料施工的環氧地面層,有的起水泡,有的完好,說明水泡是多種因素造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