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堂敘說灸療效果治凍的瘡的辦法
穴道:合谷穴(坐落手背榜首、二掌骨之間,近第二掌骨之中點處)、足三里穴。
辦法:在凍的瘡部分先揉按5分鐘。選準穴道后,點著艾的條,對準已發或將發凍的瘡處,各懸灸3~5分鐘,以部分肌膚潮紅
色為度。若凍的瘡在上肢或耳朵,有必要加灸合谷穴3~5分鐘;若凍的瘡在下肢,有必要加灸足三里穴3~5分鐘。用本法連續艾灸3天,凍的瘡不再復發。
艾草堂敘述灸療效果機制之一經絡調理:
經絡學說是國家醫學方面主要內容,也是灸療的理論基礎。人是一個整體,五臟六腑、四肢百骸是彼此和諧的,這種彼此和諧關
系,主要是靠經絡的調理效果完成的。現研討標明經絡腧穴具有三大特色:
1.經絡腧穴對yw具有外敏性即用相同艾灸辦法挑選必定的腧穴與一般的體表點,其效果是顯著不一樣的。
2. 經絡腧穴對yw效果的擴大性經絡并不是一個簡略的體表循行道路,而是多層次、多功能、多形狀的調控系統。在穴
位上施灸時,影響其多層次的生理功能,在這種循環感應過程中,它們之間發生彼此激起、彼此協同、效果疊加的成果,導
致了生理上的較大效應。
3.經絡腧穴對yw的貯存性腧穴具有貯存yw的效果,yw的理化效果較長時刻停留在腧穴或釋放到全身,發生整體
調理效果,使疾病得以治。
《醫學入門》“虛者灸之使火氣助元氣也,實者灸之使實邪隨火而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氣復溫氣,熱之氣外發,火就燥之義也。” 艾灸在健體養護中有著獨特的力氣,遭到歷醫學家和養護家的喜歡。宋朝太醫竇材在《扁鵲心書》中記載:“人之真元,乃一身之操縱,真氣壯則人強,真氣弱則人病,真氣脫則人亡,保命之法艾灼榜首。”又有:“人于無病時,長灸關元、氣海、命門、中脘,雖未得長生,亦可保百年壽矣”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