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處理
人工地基處理示意圖在建筑學中地基的處理是十分重要的,上層建筑是否牢固地基有無可替的作用。建筑物的地基不夠好,上層建筑很可能倒塌,這樣說一點也不為過,而地基處理的主要目的是采用各種地基處理方法以改善地基條件。
地基處理的對象是軟弱地基和特殊土地基。我國的《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J7-89)中明確規定:“軟弱地基是指主要由淤泥、淤泥質土、沖填土、雜填土或其它高壓縮性土層構成的地基”。
特殊土地基帶有地區性的特點,它bao括軟土、濕陷性黃土、膨脹土、紅粘土和凍土等地基。


2.試驗段開工報告
(1)試驗段開工報告按分項工程開工報告要求報監理工程師審批。
(2)試驗段長度要求選50米—100米為宜。
(3)編制夯點布置圖,測量放樣要求確保設計要求的夯擊影響面積。
(4)試驗前,應調查施工段的周圍有存在建筑房屋,構造物、地下設施高壓電線、電纜、供水管線等。
(5)試驗段應認真清表,qc草根樹根等雜物及建筑垃圾等,使地基表面平整,要求用平地機推平,壓路機碾壓1~2遍,陡坎部位應能為布置下強夯點為準,填前強夯必須滿足設計面積。
(6)布設主夯點和副夯點,錘底傾斜高度應小于30°,否則填土整平。
(7)布設水準基點,基點要求應布設在強夯線路影響范圍外30米以外,基準個數應確保夯點沉降的觀測路線不小于60米,最80m.用混凝土灌注,深度不小于50cm.夯擊點高程觀測要求精度到1mm.
【學員問題】:強夯置換法有哪些適用范圍?
【解答】:
強夯置換法:當對變形控制不嚴時,可用于處理高飽和度的粉土、流塑~軟塑的黏性土等地基,具有加固效果顯著、工期短、費用低等優點,目前已用于堆場、公路、機場、房屋建筑、油罐等工程,一般效果良好。對強夯置換法,作為強制性條文,《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02第6.1.2條規定,強夯置換法在設計前必須通過現場試驗確定其適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