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施工裝配化:
●鋼結構住宅全部構件在工廠預制完成,施工現場將構件通過螺栓、焊接等可靠方式連接、組裝及裝配成整體,像裝配汽車一樣造房子;
●各種工序可立體交叉作業,提高施工效率,縮短建設周期1/3以上;
●大量干式作業取濕法作業,現場施工的作業量大幅減少,污染排放也明顯減少,一般節材率20%以上,節水率60%以上;
●隱蔽工程少,易于質量控制與監督,能有效規避傳統建筑偷工減料問題,或施工人員責任心不強而引發質量安全風險;
●裝配化施工方式,施工場地占用少;
●大幅減少現場作業量,減少現場施工及管理人員數量,有效處理“民工荒”問題;
●相關配套先進建筑節能技術更便于應用。

單元構件式建筑體系 建筑物由柱、墻筋、梁、擱柵、檁條、椽子和屋架等單元構件裝配成輕型鋼結構骨架,然后再加鋪屋面,安裝墻板和門窗等。骨架的節點多采用螺栓和接板固定。為了加強組裝式骨架的穩定性,在必要的部位加支撐或可調節的交叉式拉桿。單元構件組裝的建筑,組裝靈活,運輸方便,可適應各種不同建筑空間組合的需要。但現場施工時間比其他幾種安裝方式長些。
框架隔扇式建筑體系 由薄壁型鋼龍骨組成的框架隔扇,用作墻體、樓板和屋面的承重骨架結構,來裝配成整幢的建筑。這種建筑的內外面層和內部保溫、隔熱層以及門窗等可以在工廠預制時安裝好,也可在施工現場待骨架裝配好后再進行安裝(圖 1。這種建筑體系如同板材裝配式建筑,要求隔扇的規格類型少,節點裝配方便。由于大部分工作可在工廠完成,所以質量較高,現場施工速度較快。
鋼結構建筑拆除幾乎不會產生建筑垃圾,鋼材可以回收再利用。低碳、節能、綠色環保,可重復利用。
鋼結構工程是以鋼材制作為主的結構,是主要的建筑結構類型之一。 鋼結構是現建筑工程中較普通的結構形式之一。
目前鋼結構建筑在高層建筑上的運用日益成熟,逐漸成為主流的建筑工藝,是未來建筑的發展方向。
鋼材的“容重與強度比”一般小于木材、混凝土和磚石,因此鋼結構比較輕,與鋼筋混凝土結構相比要輕 30%-50%;另外鋼結構斷面小,與鋼筋混凝土結構相比可增加建筑有效面積8%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