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茶(中國古時稱作末茶)起源于中國隋唐,將春天的茶葉的嫩葉,用蒸汽殺青后,做成餅茶(團茶)保存。食用前放在火上再次烘焙干燥,用tr石磨碾磨成粉末。
自古以來,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的詠嘆抹茶的詩篇,“碧云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面”就是唐詩人盧仝對抹茶的贊美之詞。

早在唐朝年間,人們就發明了蒸青散茶(碾茶),還審訂了評茶色香味的方法,并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日常飲料。到了宋朝更發展為茶宴,當時最為有名的評茶專家、大文豪蔡襄在《茶錄》中評述斗茶方法:清朝茹敦和在越言釋中說,古者茶必有點,其硙茶(抹茶)為撮泡茶,必擇一二佳果點心,謂之點茶。這里所指的抹茶沖飲之道即為唐宋年間的中國茶道,由此可見,中國茶道(抹茶)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比現今的烏龍茶道還早了幾百年。自明以來,不再流行抹茶了,而改用茶葉,沖泡喝湯,棄置茶渣。
1、抹茶產品走紅,碾茶價格上漲,于是你買的抹茶冰淇淋(如果是zz的話)更貴了
由于抹茶和乳制品價格的上漲,京都茶莊老1字號“祗園辻利”也從 10 月起將招牌商品之一的“抹茶冰激凌”等 7 種商品的平均價格提高了約 10%。哦,抹茶泡芙好像是比原味要貴一點?

2、不僅是日本、中國,這種清淡的口味在美國也很受歡迎。
日本茶出口近半都流向了美國,“MATCHA” 一詞已被廣泛使用,融合抹茶元素的果汁和咖啡飲料也越來越普遍,海外是日本茶的增長市場。由于海外市場需求火爆,生產綠茶商品的日本廠商伊藤園從接單到出貨時間由 1 個月延長至 2 個月,該公司 2015 年度茶葉的整體出口量將同比增加10%,約 500 噸。其中,抹茶及相關產品占一半以上。
真假抹茶粉
綠茶磨的粉只能叫綠茶粉,真正的抹茶,可不是一磨了事,整個生產過程非常講究,價格高昂,在營養價值上遠超綠茶粉。因此國際上對“抹茶”(Matcha)二字的使用有嚴格的規則:凡不是碾茶碾磨的不得稱作抹茶,凡是沒有使用抹茶原料的產品絕1對不允許使用“抹茶”(Matcha)二字,“抹茶口味”,“抹茶風”之類的誤導消費者的廣告、說明詞語等要求謹慎使用,是綠茶粉末的要求在配方里明確注明使用的是(綠茶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