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地基的改善措施主要有以下五方面:
1. 改善剪切特性
地基的剪切破壞表現在建筑物的地基承載力不夠;使結構失穩或土方開挖時邊坡失穩;使臨近地基產生隆起或基坑開挖時坑底隆起。因此,為了防止剪切破壞,就需要采取增加地基土的抗剪強度的措施。
2. 改善壓縮特性
地基的高壓縮性表現在建筑物的沉降和差異沉降大,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提高地基土的壓縮模量。
3. 改善透水特性
地基的透水性表現在堤壩、房屋等基礎產生的地基滲漏;基坑開挖過程中產生流沙和管涌。因此需要研究和采取使地基土變成不透水或減少其水壓力的措施。
4. 改善動力特性
地基的動力特性表現在地震時粉、砂土將會產生液化;由于交通荷載或打樁等原因,使鄰近地基產生振動下沉。因此需要研究和采取使地基土防止液化,并改善振動特性以提高地基抗震性能的措施。
![](http://zs1.img-/pic/117408/Gtianfang/20151220191112_9795_zs_sy.jpg)
5. 改善特殊土的不良地基的特性
主要是指xc或減少黃土的濕陷性和膨脹土的脹縮性等地基處理的措施。
當建筑地基的承載力不足或壓縮性過大,不能滿足設計要求時,可以針對不同地基,進行處理。以增加地基土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減少地基變形,提高地基承載力。進行地基處理必須首先明確處理的目的,選擇合適的地基處理方法,并作好處理前的準備工作和處理后的勘察鑒定工作。
一、地基處理的目的及前后工作(一)、地基處理的目的 針對性質不同的地基上,如軟土、濕陷性黃土、膨脹土、巖溶、滑移、液化等特殊地質情況,采用不同的地基處理方法,以達到地基處理的目的。如:提高地基承載力;提高地基抗剪強度、防止地基產生過大的剪切變形,避免大面積土體滑動;改善土的壓縮性、減少地基變形;改善土的動力特性、減輕或xc地震效應、防止砂土液化;xc濕陷性黃土的濕陷性;防止膨脹土遇水膨脹,干旱收縮的性能;解決巖溶地區的溶溝、溶洞等危害。(二)、地基處理前后工作 (1)處理前的準備工作:收集和研究分析已有的巖土勘察報告;調查當地地基基礎現狀和地基常用的有效方法;對地下水位要進行深入調查了解;注意地基處理對鄰近建筑、地下設施、地下管道等的影響。 (2)處理后的勘察鑒定工作:所有經過處理的的地基,必須進行巖土工程勘察、重新提供設計所需的技術參數;根據新的巖土工程勘察成果,鑒定地基處理的目的是否達到;然后在處理后的地基上進行地基基礎設計。下面,結合筆者工作遇到的問題,分析幾個常用的地基處理辦法。
![](http://zs1.img-/pic/117408/qianghang1/20151217091634_4721_zs_sy.jpg)
可以利用強夯機展開的工作內容有哪些
目前,國內外處理地基的方法很多,強夯機的適用范圍:各種土高填方,如土壤,雜項(建筑垃圾,工業廢物),粘土,黃土,濕陷性黃土;飽和砂土,粉土液化土,淤泥質土,飽和粘性土。土的二類必須首先在正式實做了一個實驗,證明其有效性時可以使用的
強夯地基處理,需要慮的振動對鄰近建筑物的影響,必要時應采取隔振、防振措施,以及城市對噪音的控制問題。
![](http://zs1.img-/pic/117408/Gtianfang/20151220191122_8855_zs_sy.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