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用牡丹間作套種技術概念
油用牡丹間作套種技術是以油用牡丹為主體,根據油用牡丹生物學習性,尋找那些對油用牡丹生長互補的植物,用于彌補油用牡丹栽植后2-3年才能見到效益,從而達到發揮土地(通常為農業用地)立體效益,提高土地利用率及生產效益的栽植技術。油用牡丹鳳丹栽植后,一般需要2-3年才能見到效益。因此,根據市場需求及經營水平,因地制宜搞好油用牡丹鳳丹的栽培間作套種,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及生產效益。
![](http://zs1.img-/pic/192053/p2/20170630155306_4787_zs.jpg)
選擇不同的植物進行間作套種,還可以起到控制雜草的滋生,或者產生一定的蔽蔭作用,這對鳳丹牡丹生長也是有利的。
油用牡丹基地淺談牡丹對種植時間的要求
俗語說“七芍藥,八牡丹”,說明牡丹的栽培季節是秋季農歷8月為最宜。牡丹的栽植通常與分株同時進行.從9月下旬(秋分)至10月上旬均可栽植。但是也不能太早,如果氣溫太高.濕度很大,栽后鱗芽會提前萌動并抽條,引起“秋發”,消耗營養,越冬時還會遭受凍害;太晚的話,雖然也能發新根,但是數量少且短,甚至當年不能發新根,影響成活。經驗告訴我們,適時早栽,植株成活率高,翌年生長旺盛,開花也好,并能抗旱。
![](http://zs1.img-/pic/192053/p2/20170630155308_4888_zs.jpg)
牡丹不僅可以成活而且開花也不錯.早在1959年喻衡老教授在春季2月下旬從濟南移栽牡丹到泰安,他們移栽時根據植株的大小,將牡丹植株帶土坨移植,移植前按正常深翻整地,只是挖的坑比正常栽植時要大一些。土坨大的植株,臨栽時再加寬加深;植株小的臨時填土墊高,要保證土坨不被弄散。栽植時將帶土坨的植株放人栽植坑內,深度保持與地面相平,再打開bao扎,沿土坨周邊縫隙處填土踏實,使新土與原有的土坨密接。栽后立即灌一次透水。這樣春移的植株,不僅全部成活,而且絕大部分品種當年開花,花徑大小與未經移栽的相比沒有多大區別,只是開花時間縮短了1~2天,此后又恢復了正常。
牡丹植株帶土坨移植,移植前按正常深翻整地,只是挖的坑比正常栽植時要大一些。土坨大的植株,臨栽時再加寬加深;植株小的臨時填土墊高,要保證土坨不被弄散。栽植時將帶土坨的植株放人栽植坑內,深度保持與地面相平,再打開bao扎,沿土坨周邊縫隙處填土踏實,使新土與原有的土坨密接。栽后立即灌一次透水。油用牡丹是一種多年生小灌木,也是一種很好的生態樹種。
![](http://zs1.img-/pic/192053/p2/20170630155308_4888_zs.jpg)
油用牡丹栽植密度(定植)為每畝2200棵左右,株行距:0.5×0.6米。油用牡丹種植后,可以收益40年,堪稱鐵桿莊稼,不換茬就意味著節省了人力、物力和財力。牡丹籽的產出率是大豆的三倍,一畝牡丹等于三畝大豆。這還不算牡丹在結籽的同時,還能同時生產丹皮。如果對牡丹花蕊再加以利用,生產牡丹茶和其他食品,一畝鳳丹的經濟效益遠遠高于大豆和其他經濟作物,產值可達1萬多元。牡丹是木本植物,多年生,不用像大豆一樣年年播種,除了前三年沒有產量外,此后30-60年里產量一直會很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