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石假山用雕塑藝術的手法仿造自然山石的園林工程。這種工藝是在繼承發揚嶺南庭園的山石景藝術和灰塑傳統工藝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具有用真石掇山、置石同樣的功能,廣州動物園獅山即由人工塑造而成的。 塑造的山與自然山石相比,有干枯、缺少生氣的缺點,設計時要多慮綠化與泉水的配合,以補其不足。這種山是用人工材料塑成的,畢竟難以表現石的本身質地之美,所以只宜遠觀不宜近賞。
特點 塑山工藝的特點是:1,可以塑造較理想的藝術形象——雄偉、磅礴富有力感的山石景,特別是能塑造難以采運和堆疊的巨型奇石。這種藝術造型較能與現建筑相協調。此外還可通過仿造,表現黃臘石、英石、太湖石等不同石材所具有的風格。
![](http://zs1.img-/pic/130774/sushan/20160419152000_1983_zs_sy.jpg)
![](http://zs1.img-/pic/130774/sushan/20160419151954_9420_zs_sy.jpg)
水泥假山塑面造型在塑體表面細致地刻劃自然石的質感、 色澤、 紋理和表層特征。 質感和色澤根據設計要求, 用石粉、色粉按適當比例配白水泥或普通水粉調成砂漿,按粗糙、平滑、拉毛等塑面手法處理。 紋理的塑造,一般來說,直紋為主、橫紋為輔的山石,較能表現峻峭、挺拔的姿勢;橫紋為主、 直紋為輔的山石,較能表現瀟灑、豪放的意象;綜合紋樣的山石則較能表現深厚、壯麗的風貌。
![](http://zs1.img-/pic/130774/sushan/20160419151910_1394_zs_sy.jpg)
文化石顏色選擇多變,色彩豐富,飽和度高,滿足使用者的選擇自由。
由于文化石是人工調色,色澤和諧統一而又豐富多彩。且在加工過程作了防水防變色處理,克fu了tr石顏色板硬,滲水變色,日久褪色等缺點。保證了色彩的豐富性,飽和度和裝飾主體對色彩的特殊要求。因此,更受個性獨特,眼光挑剔的設計師一族所鐘愛。
![](http://zs1.img-/pic/130774/sushan/20160419151943_2483_zs_sy.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