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家說一段現實生活中的小故事;在一次偶然的強雷電放電過程中,讓我們了解到了由強雷電引起的瞬間強磁電轉換過程。那是在1985年的夏季,有一住戶的室外電視天線架設高度為6米左右,天線的高度不超過四周的近距離建筑物和樹木的高度。根據目測,樹木的高度為十米,建筑物的高度為8米,而積雨云層距地面電視天線的垂直高度為100米以上,距強雷電發生的有效距離為1000米。在雷雨天氣,避雷檢測公司,一般的平房住戶,會將入室的電視天線和電視電源插頭共同拔掉的。而被拔掉的天線接頭距離電視機的接線端子為20公分左右,電視天線的饋線長度不超過20米,天線接收為一般簡易的民用振子天線。
天面接閃器的合理連接。建筑物天面接閃器有針、網和帶等形式。在容易受雷擊的角位、頂位通常設有避雷針。在施工過程中,需注意針、網、帶的合理連接和避雷帶是否構成一閉合環路;針、帶及帶與支持卡的連接是否正確。由于安全的原因,現代建筑物天面的四周都設有女兒墻或防護欄桿,這些是雷擊優先接閃的地方,應該特別注意其接閃器的安裝方法。
雷電的基本知識
雷電是一種自然大氣現象,在狂風驟雨中伴隨著聲、光、電而出現,據統計,地球上平均每秒鐘就有上百次電閃雷鳴發生。雷電學是一門古老而富有神秘色彩的科學,自從有人類歷史以來,人們一直在不斷探索雷電的防護技術。
1.1雷電是什么
在古代,人們缺乏對自然界的認識,往往賦予雷電以神的力量,編撰了許多神話傳說。中國古代民間流傳著“雷公”“電母”懲罰惡人的故事,而古希臘神話中則把雷電譽為萬神宙斯用來統治群神和威懾人類。1752年7月,美國人富蘭克林利用風箏成功地把雷電從天空中引導下來,由此揭開雷電神秘的面紗。
雷電形成于積雨云中,當一部分帶電的云層與另一部分帶異種電荷的云層,或者帶電的云層與大地之間所積累的電荷形成的電場達到一定強度時,大氣會在極短時間里發生電離而被擊穿,產生放電現象,這便是我們常見的閃電。同時極大的峰值電流流經閃電通道,產生高溫,使空氣呈式膨脹,形成沖擊波向四周擴散,并逐漸衰減為聲波,這就是雷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