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水厭氧處理原理全詳解
在污水處理過程中,廢水厭氧生物處理在早期又被稱為厭氧消化、厭氧發酵;是指在厭氧條件下由多種(厭氧或兼性)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使有機物分解并產生CH4和CO2的過程。
一、厭氧生物處理中的基本生物過程
1、三階段理論
厭氧微生物學的研究表明,產甲烷菌是一類十分特別的古菌(Archea),除了在分類學和其特殊的學報結構外,其最主要的特點是:產甲烷菌只能利用一些簡單有機物作為基質,其中主要是一些簡單的一碳物質如甲酸、醇、胺類以及H2/CO2等,兩碳物質中只有億酸,而不能利用其它含兩碳或以上的脂肪酸和醇以外的醇類。
(1)水解、發酵階段:
(2)產氫產億酸階段:產氫產億酸菌,將丙酸、丁酸等脂肪酸和乙醇等轉化為億酸、H2/CO2;
(3)產甲烷階段:產甲烷菌利用億酸和H2、CO2產生CH4;
一般認為,在厭氧生物處理過程中約有70%的CH4產自億酸的分解,其余的則產自H2和CO2。
主流工業廢水的處理工藝
工業廢水種類繁多,成分復雜。那么它的處理工藝都有哪幾種呢?隨著環保要求的越加嚴格,我們需要對各種廢水的處理工藝多加了解!
那到底全國主流工藝有哪些,效果到底如何呢?
3.SBR工藝
SBR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BatchReactor)的縮寫,作為一種間歇運行的廢水處理工藝,近年來在國內外被引起廣泛重視和研究的一種污水處理技術。
SBR的工作程序是由流入、反應、沉淀、排放和閑置五個程序組成。污水在反應器中按序列、間歇地進入每個反應工序,每個SBR反應器的運行操作在時間上也是按次序排列間歇運行的。
SBR法具有以下特點:工藝簡單,占地面積小、設備少、節省投資。理想
的推流過程使生化反應推力大、處理效率高、運行方式靈活、可以除磷脫氮、污泥活性高,沉降性能好、耐沖擊負荷,處理能力強。
雖然法SBR以上優點,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進水流量大,則需要調節反應系統,從而增大投資;而對出水水質有特殊要求,如脫氮除磷等還需要對工藝進行適當改進。
煤化工廢水處理技術研究
生物脫氮工藝:由于煤化工廢水含氮高,采用生物脫氮工藝成為煤化工廢水二級處理的必然選擇,核心就是調節不同階段池中的溶解氧含量,合理控制控制硝化和反硝化過程,同時去除有機物。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厭氧好氧組合脫氮工藝,此外還有短程硝化-反硝化和同步硝化-反硝化技術等。
氧化/還原法處理煤化工廢水:氧化/還原法特別是氧化法在水處理中得到廣泛的應用,通過使用氧化/還原劑促進水中污染物的化學結構的變化,從而降低污染物毒性或對生物的抑制性,提高可生化性,或從根本上解決色度等問題。通常需要催化劑來提升效率,如pH調節,生物酶、金屬催化劑等。化學氧化是普遍采用的水處理方法,一般用于處理難降解、對微生物有毒性和抑制性的廢水,從而提高可生化性,通過與生物法結合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對于飲用水及生化出水中微量有害物質,也經常會采用化學氧化法處理。氧化法在發展過程中衍生出了高及氧化法,在此過程中產生了羥基自由基,氧化更徹底,反應速率更快。
![](http://zs1.img-/pic/232696/p5/20180528094350_1909_zs.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