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肢后,自然等待殘肢萎縮定型至少需要三個月到半年的時間才能安裝永1久性的假肢,裝配假肢以后仍有一定程度的萎縮,造成截肢者經濟上和精神上的負擔,同時殘肢也得不到應有的步行訓練。臨時假肢的出現對于下肢截肢者來說具有重要的使用價值,如何促使殘肢早日收縮定型,及時安裝適合的假肢,這是手術醫生、假肢制作師和截肢者共同的話題。


傳統的做法是截肢后半年以上安裝假肢。但由于一側下肢截肢后,肢體失去平衡,往往會引起骨盆傾斜和脊柱側彎曲,其后果是安裝假肢后的步行姿勢和步行能力大大降低。及時安裝假肢可促進血液循環,在人還有意識時安裝假肢使步態更自然。可使人心理得到安慰,能更好保護殘端,可防止脊柱側彎,防止殘肢變形。目前國際上通常是術后二周就安裝假肢,也就是越早安裝對康復越有好處。


大腿假肢,每一款膝關節的功能都是沒有好壞的,當然,質量有區別。功能的好壞取決于兩方面:結構和控制方式有關。單軸膝關節結構簡單,穩定性不好的問題也有承重自鎖功能來解決,總體來說,是一種適應性很強的關節,即使是身體虛弱的人、雙腿截肢患者、老人都可以使用——當然了,老人更推薦單軸帶鎖膝關節。四連桿膝關節結構稍微復雜一些,但是從仿生學來說,是最接近人體膝關節的一種。穩定性好,其實靈活性也可以通過假肢對線的調整來進行補償。但是我這里要說一下,很多廠家現在有五軸關節什么的,其實是wq的一個騙1局,因為那是針對一些特殊結構的補償,并沒有原理上的改變,也不能帶來質的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