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在狹義上說,是指釋迦牟尼佛的意思,但是,隨著佛教教理的發達,“佛陀觀”便分為法、報、應三身。遍滿宇宙寂靜之無色無形的理佛,稱為法身佛;為著救度眾生經過長時間積功累德的結果而顯現出佛身,并建立凈土的是為報身佛;因化益眾生,而出現在娑婆世界的,是為應身佛。如大日如來為法身佛,彌陀如來為報身佛,釋迦如來為應身佛。諸佛的名字在經典上記載的,有盧舍那佛、大日佛、釋迦佛、阿彌陀佛、藥師佛等,還有寶生佛、開敷華王佛、天鼓雷音佛、阿閦佛、不空成就佛、多寶佛、定光佛等是較少聽到的。佛有時稱如來,這是梵語多陀阿迦度的意思。
![](http://zs1.img-/pic/106172/TongfoXian/20150920131723_8942_zs.jpg)
布施像
站立姿勢,左手下垂結與愿印,表示能滿足眾生一切愿望;右手屈臂上伸結施無畏印,表示能夠施于眾生勇氣和無畏精神。
涅槃像
即臥佛像,根據其涅槃情形塑造。右則面南而臥,右手支頤,自在安詳。
佛像造像有嚴格的標準和定律,是不能隨意建造的。《佛說造像度量經》就是一部關于佛教造像度量標準的經典著作。古人為了塑造統一標準的佛像,造像時就用手指量度佛像各個部位的指數,后來舍利弗據此寫成了《佛說造像度量經》。同經引、附圖、本經、經解、續補五部分合成。
![](http://zs1.img-/pic/106172/TongfoXian/20161116103209_6591_zs.jpg)
東方香積世界阿閥佛。 阿閥 的意思是 不動 、 無目真怒 ,代表著大圓鏡智的黨性,這種智能顯現世界萬象。西方世界阿彌陀佛代表妙觀察智的智慧,這種智能觀方法,明善惡。北方蓮花世界微妙聲佛,又稱 不空成就佛 ,又叫 羯磨智 ,此智可成就自利利他事業。密宗的這五方佛實際上表現的就是佛教 轉識成智 ·的問題。這深深體現了密宗借助事相表達佛教理論的特點。 此五智雖為一身所具之智德,而為引攝眾生,自本體出生四方之四智四佛 ,五種佛顯然皆系大日如來 五智 的不同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