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力軸承安裝后的檢驗
安裝推力軸承時,應檢驗軸圈和軸中心線的垂直度。方法是將千分表固定于箱殼端面,使表的觸頭頂在軸承軸圈滾道上邊轉動軸承,邊觀察千分表指針,若指針偏擺,說明軸圈和軸中心線不垂直。箱殼孔較深時,亦可用加長的千分表頭檢驗。
推力軸承安裝正確時,其座圈能自動適應滾動體的滾動,確保滾動體位于上下圈滾道。如果裝反了,不僅軸承工作不正常,且各配合面會遭到嚴重磨損。阻燃無紡布由于軸圈與座圈和區別不很明顯,裝配中應格外小心,切勿搞錯。此外,推力軸承的座圈與軸承座孔之間還應留有0。2―0。5mm的間隙,用以補償零件加工、安裝不造成的誤差,當運轉中軸承套圈中心偏移時,此間隙可確保其自動調整,避免碰觸摩擦,使其正常運轉。否則,將引起軸承劇烈損傷。
試運轉中,檢驗軸承的噪聲、溫升、振動是否符合要求。一般軸承工作溫度應低于90℃,溫度過高時,將導致軸承發熱退火或燒損,降低使用壽命。
三、滾動軸承的損傷
滾動軸承拆卸檢查時,可根據軸承的損傷情況判斷軸承的故障及損壞原因。
1.滾道表面金屬剝落
軸承滾動體和內、外圈滾道面上均承受周期性脈動載荷的作用,從而產生周期變化的接觸應力。當應力循環次數達到一定數值后,在滾動體或內、外圈滾道工作面上就產生疲勞剝落。如果軸承的負荷過大,會使這種疲勞加劇。另外,軸承安裝不正、軸彎曲,也會產生滾道剝落現象。
軸承滾道的疲勞剝落會降低軸的運轉精度,使機構發生振動和噪聲。
2.軸承
軸承其滾道、滾動體上有回火色。原因一般是潤滑不足、潤滑油質量不符合要求或變質,以及軸承裝配過緊等。
3.塑性變形
軸承的滾道與滾子接觸面上出現不均勻的凹坑,說明軸承產生塑性變形。其原因是軸承在很大的靜載荷或沖擊載荷作用下,工作表面的局部應力超過材料的屈服極限,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低速旋轉的軸承上。
4.軸承座圈裂紋
軸承座圈產生裂紋的原因可能是軸承配合過緊,軸承外國或內圈松動,軸承的包容件變形,安裝軸承的表面加工不良等。
5.保持架碎裂
其原因是潤滑不足,滾動體破碎,座圈歪斜等。
6.保持架的金屬粘附在滾動體上
可能的原因是滾動體被卡在保持架內或潤滑不足。
7.座圈滾道嚴重磨損
可能是座圈內落入異物,潤滑油不足或潤滑油牌號不合適。
大體上來說,有33.3%的滾針軸承損壞導因于疲乏損壞,33.3%的滾針軸承則是因為潤滑不良,另外33.3%是由于污染物進入軸承或設備處置不當。
微塵
清潔軸承及周邊環境,肉眼看不見的細微塵土都是軸承的強力,它可以增加軸承的磨損,振動和噪聲。
沖壓
在運用設備時形成強力沖壓,就極有可能導致滾針軸承損壞或使用錘直接敲擊軸承,通過翻滾體傳遞壓力等。
非專業工具安裝的影響
運用適合、準確的設備,可以極力避免運用布類和短纖維之類的東西。滾針軸承無論在試驗室試驗或在實際運用中,都可明顯的看到,在相同的作業條件下的外觀相同的滾針軸承,實際它的壽命有很大差別。